第二十五章 全歼黄维
医生翟光栋给粟裕检查身体。
天已经黑透,邓小平还没有到来。
战场上的诸事并没有因总攻的结束而结束,因巨大的胜利而在双堆集战场上出现的混乱现象,邓小平要迅速制止;部队的休整和战后的政治工作,邓小平要及时部署;黄维、吴绍周等一大批陆续抓到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邓小平需亲自安排处理;纵队政工会议还没有结束……当这一切刚刚就绪,邓小平又叫来作战科长张生华。
“把账本拿来。”
张生华知道邓小平说的账本是什么,立即将部队在此役中毙伤、俘获敌军的统计表拿了过来。
这已成了惯例,每次仗打完,对于统计表,邓小平要亲自过目。
邓小平仔细地看了一遍,拿起笔,正要改动,张生华报告道:“邓政委,这个数字已经打过折了。”
这也是邓小平的规矩——对于下面统计的毙伤敌军的数字,他打七折后,才向中央军委上报。他常交代部属,不要好大喜功,统计要求实、过细,统计的毙伤数不能比实际的多。张生华深知邓小平实事求是的作风,每次统计都反复核实,而后再打个七折。
邓小平又抬起眼,问:“另一个呢?”
张生华又将另一张表格递了过去,这是中原野战军在双堆集战役中阵亡干部的名单:
王锡山,一纵一旅二团副团长,中共党员,河南新乡人,时年三十岁;
晋士林,一纵二旅四团团长,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时年三十五岁;
刘杰,二纵四旅十二团副团长,中共党员,山东人,时年二十八岁;
申文俊,二纵六旅十六团参谋长,中共党员,河北丘县人,时年二十九岁;
何谓信,四纵司令部通信科政委,中共党员,湖南汝城人,时年三十二岁;
张铎,四纵二十二旅六十六团参谋长,中共党员,辽宁盘山人,时年三十三岁;
铁克,六纵十七旅司令部副科长,中共党员,陕西西安人,时年三十一岁;
陈鸿汉,九纵二十六旅七十八团参谋长,中共党员,山西夏县人,时年二十九岁;
李光前,十一纵三十一旅九十一团团长,中共党员,安徽金寨人,时年二十七岁;
何炳确,十一纵三十一旅九十二团副团长,中共党员,四川剑阁人,时年三十六岁;
杨侠生,豫皖苏军区独立旅三十五团参谋长,中共党员,河南杞县人,时年二十七岁;
此役中原野战军阵亡团级干部十一人,营级干部五十六人,连级干部二百四十二人,排级干部三百七十三人,战士五千五百零一人,总计六千二百六十五人;负伤指战员总计二万零五百一十五人。共有二万六千余解放军将士,血洒江淮大地。
邓小平看了一遍,又看一遍,说:“这些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子,是应该像刘司令员说的那样,绘像挂在‘凌烟阁’啊!”
这句话已得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凌烟阁”便成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夜已深沉,纵队政工会议结束后,邓小平跌坐在土炕上,长长地嘘了口气。不待嘴合拢,他“哎”了一声,突然想起什么,从衣袋里摸出一张很长的纸,对张际春说:“这张单子上列了二十几封中央来的电报,都是和作战没有直接关系的,还没顾上答复,请你逐一起草复报。”
张际春接过来,说:“邓政委,你放心去蔡凹吧,车已经在门外了,这里的事都由我来处理。”
“好。”邓小平说着往炕下跳,头一懵,眼前金星四溅,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
“邓政委!”张际春、宣传部长陈斐琴一把将邓小平扶住。
“嗬!”邓小平稳了稳神,笑道,“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