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快就撤走了。
同时,周恩来还打电话给吴法宪、戚本禹,要他们分别做“三军造反派”和北京文艺口造反派的工作。但是,吴、戚不仅不做工作,吴法宪还给周恩来回电话说:“三军造反派要求批斗陈再道、钟汉华等人。”因此,在北京文艺口造反派撤出京西宾馆之后,“三军造反派”又很快包围了京西宾馆。其速度,如同部队换岗一样。这个行动,实际上是林彪派叶群通过吴法宪等人布置的。叶群对吴法宪说:“插红旗,占位子、静坐游行示威,连续搞它几天”。
为了给“三军造反派”撑腰,叶群还让林彪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参加“三军造反派”的游行示威。她甚至还亲自出马,邀集江青、关锋、戚本禹等人,到京西宾馆来“观阵”,让各总部、军兵种负责同志陪同,乘坐几十辆小车,围着京西宾馆兜圈子,以表示对“三军造反派”的支持。
陈再道到京的当天,也就是7月24日晚上,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们,为执行林彪的“第二步骤”,又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研究对“7·20事件”的宣传口径问题。
最后,会议作出决定:各种报刊不点王任重、陈再道的名字,只提“党内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百万雄师”中的一小撮坏头头,要在报刊上公开点名;在7月25口下午,召开百万人参加的欢迎大会,欢迎谢富治、王力“胜利回京”。
7月25日下午3点钟,距离召开欢迎大会还有两小时,林彪又打电活通知中央文革小组,说:“我经过仔细考虑,认为今天下午的大会,我以参加为好。目的在于增加左派的威力,打击右派的气焰。这个欢迎大会,实质上要开成一个示威性质的会,同右派示威,加速右派的瓦解。所以,我觉得参加利多。”
江青、陈伯达、姚文元、关锋等人,听说林彪要亲自出席欢迎大会,欣喜若狂。关锋等人还建议,为了“壮大声势”,还应把在京汇报的黄永胜、冼恒汉等人参加欢迎大会。
林彪非常赏识关锋的意见,情不自禁地夸奖说:“关锋同志的意见很好,应当壮大声势,并使这个声势扩大到全国去。”
这天下午4点多钟,林彪让工作人员扶着,上气不接下气,好不容易爬上了天安门城楼。
此时,江青已经先到了,互致问候之后,林彪对江青说道:“武汉问题,不单是武汉问题,而是全国问题。”
接着,林彪又对蒯大富、韩爱晶等北京造反派头目说:“事情发展到坏的顶点,就要向好的方向转化。从前我们要做文章,但没有题目,现在他们给我们出了题目,我们要抓住大做文章。估计最近一个月,将是全国矛盾激化的一个时期。”
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同北京造反派头目交了底,要他们行动起来“揪军内一小撮”。
那时候,蒯大富这些人,以学生“造反领袖”自居,得意忘形,极为猖狂。在大会进行中,蒯大富就问王力:“全国老保如此行动一致,中央有没有黑手?现在,是不是到了要解决军内问题的时候了?”
王力听了这番活,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就是,就是。”
在这次谈话中,王力还有意表示出对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帅以及南京、福州军区很不满意。
于是,蒯大富又问王力:“原4方面军的将领,是不是都听毛主席的话?”
王力回答说:“有的听,有的不听。”
蒯大富这种人,既然充当打手,就很会观察辨别风向。当大会上喊出“打倒陈再道”、“打倒军内一小撮走资派!”的口号时,他留心观察了林彪的举动,看见林彪举起了表示赞同的手臂,他心中有底了。
第二天,蒯大富、韩爰晶两人,联合召开清华“井冈山”、北航“红旗”两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