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赐传(17)-到乡间去
家镇。把着村口有个小铺,破石墙上贴着“你吸什么烟呀?哈德门!”石头很多,路上的石头缝里有点碎马粪渣儿。路旁高起一块好象用石堆起的河堤,堤上有堆着的秣秸与磨盘。门外有的爬着狗,有的站着一两个小孩,都叼着手指,瞪着眼看他们。门上很少有漆的,屋子都是平土顶,墙多半是石块堆起的。没有悦目的颜色,除了有一家门垛上贴着四个红喜字。也没有什么声音,天赐只听见一两声鸡叫;门外有老人晒暖,叼着长烟袋一声不出。处处都那么破,穷,无声无色,好象等着一点什么风儿把全村吹散了。连树木都显着很穷,树干上的皮往往被驴啃去,花斑秃似的。路旁有个浅坑,坑中水不多,冻成一层黑色的冰,冰上有不少小碎砖块。纪家在坑上的右边,几间小屋在一株老槐树旁藏着,树底下有几只鸡和一只鸭子。驴奔了坑去,孩子们开始跟过来看,大人们也认出来纪妈,大家很亲热的招呼她,可是眼都看着天赐。他滚下驴来,赶脚的把那包点心递给他。他立在坑沿上看着大家,大家看着他,都显着很傻,象邻村的狗们遇到一处那么彼此楞着。
纪老者出来了。他有七十多岁,牙还很齐;因为耳有点沉,眼睛所以特别的精神,四外看看,恐怕有人向他说话。小短蓝布棉袄,没结钮,用条带子拢着,露着胸的上部,干巴巴的横着些铜紫色的皱纹。背微弯了些。
“爹!”纪妈高声的喊。
“哎!哎!”老头子楞磕磕的笑了,眼中立刻有点不是为哭用的泪。“哎!回来了!好!”
“这是福官,”纪妈喊着。
“哎!少爷来了,好!哎,进来吧!长这么高了!”
天赐觉得这个老头儿可爱,他把点心包递过去,可是想不出说什么。
“给你买来的点心,爹!”纪妈扯了爹一把。
“哎,好!好!啊!”爹没的可说,泪落下来一半个。“哎,少爷,还惦记着我,哎,好!进来吧!”
纪妈的男人也出来,跟着三个小孩。他有四十来的岁,高个子,麻子脸,不说话。三个小孩都蓬着头,穿着短袄,有两个裤缝里露着鸡鸡的。
一进门,一大堆粪;粪堆旁立着个女人,比纪妈还老,可是小婶。“嫂子回来了?快屋里去吧!”她赶着去掀北屋的厚草帘子。邻居们也全跟进院来,在粪堆前站着看。爹笑着嚷:“都进来坐!进来!”没人动弹。爹又说了:“不进来,就走!”大家还不动。
屋子是一明两暗,很低很暗,土地,当中供着财神爷的纸龛。纪妈让天赐上东间去,一铺随檐大炕,山墙架着一条长板子,板子上放着一锅盖的棒子面饼,象些厚鞋底儿。天赐找不到椅子,只好坐在炕沿上。墙上有不少臭虫血,还有张薰黑的年画——“恶虎村”,他又遇见了黄天霸。看着这张旧画——天霸的刀上抹了一个臭虫——他又茫然了。没想到过,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家。
老爹在炕与板案之间转了个圈:“给少爷什么吃呢,哎?老大,先煮几个鸡子去!”老大还没说话,出去找鸡子。三个孩子以为爷爷是疯了,低声的问妈:“妈!妈!怎么爷爷要煮鸡子?鸡子不是留着卖的吗?”妈妈用袖子甩了他们一下子。爷爷没听见可是看见了,以为孩子们是要吃食:“哎,吃饼子吧!拿去吃!穷是穷,有饼子就吃,爷爷可不能饿着孩子们!吃去吧!”一人拿了一块饼子,眼还溜着天赐。纪妈已上了炕:“爹,你吃点心吧,少爷给你买了会子!”爹又笑了:“哎,我吃!我吃!少爷还惦记着我!自从你妈妈死的那年,我没吃过一块大饽饽!什么年月!哎,好!”他可是没去动手,眼睛找了纪二娘去:“二的,你去烧水呀。”纪婶看嫂子穿的头蓝布袄,还沿着青假缎子边,都看楞了。听爹喊,她才想起招待客人。“妞子!”爹在炕席底下摸出五个铜子:“快跑,上小铺买两包高末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