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八百九十六章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逐,贯穿中国的历史。

    山之南,农耕社会安土重迁,五谷百果生长在肥沃的山林和平原。

    山北面的社会力量,常存着跨越燕山征服南面土地的动力。

    而护卫家园,抵御入侵,则是山南面的政权长期面临的考验。

    南北朝时期,北齐放弃燕山北部,将长城线南移至山的南面,《木兰辞》讲述的也是位于山南的北朝抵抗游牧民族入侵的故事。

    花木兰就是来到了燕山脚下,成为了这里戍卫边疆的一个小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存疑,毕竟年代太久远了,且花木兰本身是没有记载于史册上的人物,只是北府民谣中的故事。

    但花木兰身上有万千那个年代守卫边疆士兵的缩影。

    其实本来吴渊是真打算就在燕山山脉找个地方拍的,但说实话,他去实地堪景之后,还是觉得呼伦贝尔更适合。

    拍电影终究是要追求画面美的,燕山山脉虽然很出名,但说实话并不是什么很有美景的地方,至今也不是什么旅游胜地,可见其本身就是很寻常普通的一座山脉而已,只是位置刚好处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文化的分割线上而已。

    而且燕山的沿山脊筑有长城,明朝沿用北齐长城旧基,建成的巍巍长城如今仍盘卧于燕山之上,真取景的话会挺出戏的,毕竟现存的长城是修复后的明长城,距离南北朝可太远了。

    要追求画面美学的话,肯定是呼伦贝尔这样的大草原上才够美丽,而且远处也有山脉起伏,适合拍大场面的战争戏。

    “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就要一直待在这里拍戏了。”

    “刚好,我们也一起体会一下牧民兄弟们的蒙古包,吃一吃草原特色的牛羊美食。”

    回过神来,吴渊回归正题,眉眼含笑的对刚到的程龙说道:“冬季的呼伦贝尔非常的冷,委屈大哥克服困难了。”

    “这有啥的。”程龙不以为意的笑着拍了拍吴渊的肩膀:“啥苦我没吃过啊?”

    “就是现在年纪确实大了点,晚上火炕可得给我烧的热呼点哈,不然睡不着的。”

    “嘿。”吴渊乐了,“大哥专业啊,还知道这里晚上烧火炕啊!”

    “放心,保证给您烧的暖呼呼的。”吴渊拍着胸口保证道。

    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都得住在草原的蒙古包里,其实现代的蒙古包住起来挺舒服的,至少很保暖,内部温度能达到二三十度,穿单衣都会热,就是生活上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但都能克服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千禧大导演简介 >千禧大导演目录 > 第八百九十六章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