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2章
健康成长,五个月大的时候,她长了第一颗乳牙,七个多月的时候,就学会了爬。仿佛真应了她那个小名,是只健健康康的小母犀牛。又不怕生,常常满屋子的爬,见了人就笑。宫里来的女医都说这孩子有福相,当年的太|宗皇帝幼时也是这样,长大后果然弓马娴熟、孔武有力。

    而等到她周岁的时候,识茵为女儿举办了抓周宴。这原是儿子才有的待遇,抓周的时候,小犀牛姑娘也果然不负众望,从桌子这头爬到桌子那头,一路的文房四宝、吃食玩具全都视而不见,而是径直爬到了桌案的尽头,抓住了叔父腰间的马鞭。

    在场众人皆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谢云谏为侄女解围:“兕儿这是要从武呢,看来咱们家日后也要出个姨母这样的巾帼英雄。”

    过了周岁,兕儿小姑娘已经学会简单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了。她渐渐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叫阿父外婆叔父,最喜欢的事则是和她叔父玩骑大马的游戏,一见到他眼睛便弯成了月牙,可惜谢云谏职务繁忙,并不能常常来陪她。

    两年多时光就这样呼啸而过,识茵已在大理寺做到了大理寺正,掌议狱,正科条。一切都顺风顺水,兕儿小姑娘在茁壮成长,远在太原的丈夫也取得了治水的显著成效,每每回信皆是平安。

    若说唯一的烦心事,则是她那不省心的妹妹顾梨,三番五次偷偷溜走,想要出走去找那不知逃窜在哪个海岛的嬴彻。好几次偷摸出城被戍守城门的禁军抓到,又被谢云谏遣人送了回来。妹妹的教育问题令她很是头疼。

    对此,谢明庭则在回信中建议她将妹妹送去凉州,由姨母叱云月代为管教。凉州府是收女兵的,起初是为了安置士兵留下来的遗孤,男童也好女童也好,都教他们读书识字、骑马射箭,长大后收编各营,有一只由孤女组成的娘子军队伍。凉州军军纪严苛,对付她这样的小孩子正好。

    识茵本是颇为心动,奈何母亲娇惯妹妹,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永贞九年的春天,兕儿已经三岁了。谢明庭仍未归来。

    他的三年流放之期已满,但因其治水功绩显著,女帝将其调往距离洛阳不远的陈留郡,主持修缮通济渠,沟通黄河与淮河,造福于民的同时,也是为调他回京做准备。

    这本是好意,但对于已经独守空闺三年多的识茵来说,则无异于又一次延后了与丈夫相见的时间。对此,女帝则特意放了她两个多月的长假,准许她前往陈留探夫,而为保护她的人身安全,一并叫上了谢云谏。

    他们抵达通济渠的那天是三月的上巳,夹岸桃李明媚,杨柳依依,渠中河水清滢明澈,仿佛一条翠色玉带流淌在陈留大地之上,前方仍有许多的民夫在修建堤坝。

    谢明庭就在前方,然马车已不能通行,只能停下。谢云谏下马,先接了识茵下车,又回身去抱小侄女下车。

    兕儿这时已经三岁了,小姑娘生得肌肤如雪,明眸如星。头上梳着两个花苞苞,系着红绳,瓷娃娃一般粉雕玉琢。

    她一见了叔父眼睛就笑得亮亮的,伸出胖乎乎的手指着他的马,一面瓮声瓮气地说:

    “阿叔,骑大马。”

    “兕儿要骑马马。”

    若说兕儿在家最亲谁,除了她外婆和娘亲,就是谢云谏这个叔父了。大约是出于血脉的力量,兕儿尤其黏他,一不见了他人就哭。惹得谢云谏公务如此繁忙,却还得隔一两天就去瞧小侄女,陪她玩,给她当马骑。

    到后来,小姑娘大一些了,便想骑他的马。这不,现在这毛病又犯了。

    谢云谏自是无奈:“兕儿,我们这是去见你父亲,不能再玩骑马马了。”

    识茵也温柔地道:“待会儿见到父亲,要记得叫阿父,还有我教过你的那些话,兕儿都记住了吗?”

    “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折春茵简介 >折春茵目录 > 第1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