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这天天不亮,武帝杨藻便…
</p>
这天天不亮, 武帝杨藻便率众臣离开燕京亲至谭家军营拜祭。</p>
潭士泽年纪不大,今年方三十七岁,却至今未娶无儿无女。</p>
礼部在选定谥号的时候,也是认真考察了他的战功还有德行才呈送的。</p>
从前战『乱』,需要严谨的地方做的都粗糙, 但是现在新朝崛起, 一切书面上的东西, 将会成为今后历代朝廷办事的依据,作为永安元年的第一个谥号, 礼部没有任何私心,皆是秉公办理。</p>
潭士泽此人实力非凡, 作战勇猛,还百战百胜, 然,他也个『性』急躁鲁莽, 还天『性』残暴行为偏执, 所过之处也做下了一些有违仁道的事情,故此礼部自“貌恭心敬”中取了肃。</p>
这还是看在皇爷的份上, 也是暗自夸奖潭士泽对君上一人的忠,及他二人曾有的朋友之谊,非谭家要的那个对后来君王也有用的忠。</p>
皇爷对这个字是喜欢的, 偏谭家却在一天上了三份折子,要燕京附近的冥地,要整军的军资, 要谭家军有功将士的赏封。</p>
谭家难道在老家没有冥地么?还是欺负潭士泽死在外面,不让他归乡了?老谭家要凭着一具尸体占一块土地么?</p>
君王总是想得多的一类人。</p>
几份折子非谭士元一人所上,谭家自邵商起兵,已经把触角伸延到了朝廷各各阶层,许他们都觉着,值潭士泽丧期,皇爷对谭家也应多加抚恤才是。</p>
可是他们都想错了,皇爷从不在意这个,那只是大臣们的一厢情愿罢了。他是开国之君,那些人又是第一代辅臣,一不小心流芳千古的功绩啊,谁能抵抗的了呢。</p>
这一天天的,在他耳边叨叨个没完没了。他甚至想哈哈大笑的告诉这帮子蠢货,他不是凭这些没用仁义做的皇帝,他就是抢过来的,谁不知道啊?他家也曾世受皇恩,可从造反那一刻起,他的名声就烂透了。</p>
看看这朝中上蹿下跳的人,这就坐不住了?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要面对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君君臣臣相互依赖,难道他也要这样么?</p>
他又没受过一天的帝王教育,也不懂什么是帝王心术。</p>
还有那个谭士元,哼!谭士元!一个曾经想跟自己争天下的蠢货。</p>
也不知道他家祖宗到底做了什么好事,前面有个看不清楚的谭士元,后面就有个补锅底儿的潭士泽。</p>
如那天罚,一切都如冥冥注定一般……</p>
皇爷便彻底不愉快了。</p>
他穷。</p>
就连谭家故意把灵堂设在军营,他也坦然的带群臣来了。</p>
反正,那些余孽说他,不过就说他出身低,下等世家出身,行事没有规矩,小气吝啬,言行粗鄙等等之类……粗鄙就粗鄙吧,以后不粗就是,可是鄙还是能做到坦『荡』的鄙的。</p>
如今日。</p>
新帝就坦坦『荡』『荡』的到了军营,亲**香祭拜,还烧了自己亲写的祭文后,他终于决定了,与其憋死自己,他还是找点旁人的不是舒畅些。</p>
他就是嫌弃才将进入军营,那长刀营呼喝的声音太大,甲胄行进动作碰撞的声音令他不悦,他觉着这是花着自己的银子,对自己示威呢。</p>
生他的老娘如今在城外的山上,一顿饭才四个菜,他们凭什么?</p>
如此杨藻就犯了刚得的帝王病,他小心眼了,便举目四顾一圈,皇爷决定给谭家一些教训。</p>
谭家在皇爷心中地位并不高,从前没少干拖后腿的事情,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