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7
这日,是赵国公曾长孙女的及笄礼。
这位贵女,若是放在旁人家里,是被曾祖、祖母、爹娘一众人捧在手心的明珠,是躲在长辈翅膀下头肆意欢唱的小雀儿。但在赵国公府里,这位被唤作小大娘子的贵女,早早就揭过了翅膀下做小雀儿的那一页。
小乙和独孤平到赵国公府的时候,门口迎客的,便是理应在屋里梳洗准备及笄的勉勉。
老国公身体不好,独孤三郎又不常住府中。国公府里头的事务,就是由勉勉担起来了。
小乙远远地瞧见了立在府门口的勉勉,他身旁则是老管家并几个仆从。
小乙瞧着自己名义上的侄女,心里难免有些揪得慌——旁人家贵女的及笄礼,都是家中至亲长辈代为迎客,做足了体面。
国公府里头,老国公往下数,生生空了一辈人,到孙辈也就只三郎一个了,再往下,就是勉勉和糯糯她们三姐妹。
独孤一门尽是悍将,功勋簿一册册,拼起来几乎可以说是半部隋史。如今,却如此凋零模样。
小乙偏头瞧了一眼独孤三郎,却见他浑不在意,反而因为瞧见了大侄女,高兴地一抖缰绳,让马儿加快了步子。
小乙心里那点皱皱巴巴的难过,就跟也被独孤平一把抖平了一样。她打马跟上独孤平,一并停在了国公府门口。
“勉勉见过三姑姑,见过三姑父。”
国公府门口,小乙刚被独孤平抱下了马,正准备牵着手走上国公府的台阶,就听见她的勉勉侄女如此请安。
毫无疑问的,三姑姑喊得是独孤平,小乙则混成了姑父。
——小乙额角跳了跳,打心里头觉得,独孤家对于男女的区分,着实有那么一点叫人糟心。
勉勉行的是鲜卑礼——右脚前伸半步,屈右膝,颔首,身前倾,右手放于右膝,左手覆于右手上,是鲜卑人中晚辈见长辈的请安礼。
独孤三郎一向将他的两个侄女当做骄傲,当下将人拉了起来。
勉勉今日穿了一身赤红的袍子,袖口滚着金边,腰上用黑色宽具带一束,衬得肩背笔挺,四肢劲瘦有力。她的脸庞称不上明艳,因为自幼习武,身上带着些锋芒,双目极为有神在这女子为尊的世界,恰恰称得上俊朗。
这模样的勉勉,叫人想起那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嗯,不错!”三郎上下端详了一番,明显很是满意地点头说道,“咱们独孤家的女人,就该有这般模样。”
勉勉笑了起来,露出几分少年人独有的明朗,将二人让进门里,道:“三姑姑和姑父请。”
独孤平便拉着小乙,进了门。身后一众仆从护卫也跟着进来,那匹小马自然也哒哒地跟了过来。
随后,独孤府的大门便被几个护仆从关上了。
——人都到齐了。
独孤一家都是鲜卑人,并不讲究及笄礼的几加几拜,戴几个簪子,佩什么样式的衣衫之类的——那都是汉人的规矩。
鲜卑人尚武。今日国公府里与其说是办一场仪式,倒不如说是一次欢宴——主家将家中亲朋与好友聚到一处,告知众人,我家女郎已然长成,有着骏马般矫健的身姿,雄鹰般雄壮勇猛,头狼般冷静智慧。
国公府的聚会,便设在府中正院的庭院里头。地上铺好了厚实的毡垫,摆了许多凭几,放着酒食。
客人虽然不多,但意外的也不少。独孤家旁支中几个在大兴城任府卫的姨母都带着夫郎和孩子到了。还有些和勉勉差不多年纪,或大或小几岁的女郎、儿郎们,代表自己在外任职的母父前来观礼。府中的老将军自然也围着暖炉坐着,老国公和老管家并航大夫三人也凑了一堆,准备听老战友们喝醉了吹牛。
布布作为国公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