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岁的男子。此人两鬓的头发都有些花白了,习惯性的右手抬起,放在腰腹位置。
小乙猜测,这人应是腰腹那里曾经有处极厉害的伤,九死一生,即便活过来,伤疤还总疼,这才养成了这样的动作习惯。
督公也有这样的小动作。
她猜,大概这也是一位受过刑的太监。
皇亲宗室,自然出行也有宫人相随。
但不知什么原因,小乙觉得本朝的皇亲,都很丧——她们要么就是沉迷欢场,要么就是斗鸡走狗,要么就是神叨叨的痴迷书画琴棋,反正总有一样让她们特别沉迷,根本无心朝政。
唯二两个好苗子,一个是远在倭国的二皇女,另一个就是东宫。
而二皇女,还因为几年前且末郡一事,失了圣心,思过了近三年,如今才放出来。至于能支持二皇女的外戚们,她姑姑一家早就无人在朝了。
如今,东宫太女,就成了皇亲里唯一一个上进点的好苗子了。
眼前这个,只怕就是东宫那位贵不可言的储君。
不过看过大中华千年历史的人都知道,储君,必须得坐稳当,等到皇帝死了,顺利继位,才算是熬出头。如果没坐稳,因为被刺、生病、犯错、有更得宠的继承人等等原因,没坚持到最后——那待遇可真是,从天堂到十八层地狱了。
小乙不敢得罪这位尊客,也不能太贴着。站队这种事情,不怕死的朝臣去做就行了。她一个小蚂蚁,惜命。
是以,虽然猜到了尊客的身份,她也还当时往常的贵女那般伺候。
--------------
【作者有话说】
马上就要换地图啦!
第75章 乞巧 < 女尊-花娘記 ( 南宫杏 ) | POPO原創市集
7188164
第75章 乞巧 < 女尊-花娘記 ( 南宫杏 )第75章 乞巧
第75章 乞巧
此时还没有牛郎织女的传说。乞巧节更像是学子的誓师大会。
是的,誓师大会。
小乙参加过现代大中华的高考,对此心有余悸。在现代,高三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始,就要开一个全年级的誓师大会,鼓励应届考生勇攀高峰,不畏艰难,考取清华北大、重本一本。
本朝的学子,科举设在春日。
寒冬路难行,应考的学子多半会提前半年来到大兴城,与同届考生互相熟悉,温习科目。
国子监也会对应考学子开放,供学子借阅书籍,交流学习,还会每日免费提供一餐。
是以,不少学子在夏末便会来到大兴城。
有钱些的学子会独自租住一个小院子,银钱紧缺的则几人合住一室。小乙他们住的常和坊小院子,那隔壁的黄老爹一家,就将屋子分了几个小间,租给了赴考的学子。
夏日多雨,书本最怕受潮。入秋后,天高气爽,正好将书本拿出晾晒,避免发霉生虫。
久而久之,就成了在七夕这日,学子晒书,斗文采,互相鼓励,誓师考取功名。
国子监也会在这日,请来当世大儒,与学子同庆。
平康坊就在国子监所在的务本坊的东侧。
是以,今夜也格外热闹。
小乙琢磨着,这位贵女应该是主持了白天的学子大会,晚间来此处稍作休憩。
她仍是慢悠悠的炙烤着茶叶。
茶饼是贵女旁的那位公公从自带的茶饼。茶香格外浓郁,茶饼里也没多少粗茶梗子,一看就很贵。
小乙攒下来的银钱,赎了清爹爹和回雨,又买了小院子,买了仆人,还置办了些家什器具,平时还有家用,林林总总,花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