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登高插茱萸
山,秋日的山林宛如打翻了染料瓶,漫山赤橙黄绿,交错重叠,山坡上满满地盛开着各色野菊,争奇斗艳,招蜂引蝶。今日大人们不兴拘着小孩子,他们自然是要结伴恣意地玩耍一会儿的。
村里的男人们稳健,爬山如履平地,三五结伴,边说话,边走上山来,年轻后生们踊跃上树,他们身手敏捷,不似男孩子般毛躁,会适当多采些放在树下,任后来的人自取佩戴。
随后姗姗来迟的老人妇孺才是最热闹的,他们叽叽喳喳地笑闹个不停,惊得旁边树上的鸟儿纷纷扑棱棱地飞走了。
因着凤仙行动不便,宋少淮留在家中陪她。在许氏眼里,断没有把客人丢在家里不管,自个全家出去的理,所以她也没有出门,带着杜松陪凤仙说话。
凤仙正渴望有人和她说说怀孕生产的事,两人聊得很多,大多是凤仙问,许氏答。宋少淮倚在一旁吃花生,一会儿竟犯起了瞌睡,歪着睡着了。
杜梅带着宋玖和牛二他们一起出门,吃了芝麻糕,随着人群上山,奈何田埂狭窄,人流汹涌,不一会儿就挤散了,杜梅落在后面,不过大家都朝一个方向去,倒也不致于走丢。
待杜梅到的时候,茱萸树下散着好些枝叶和红果子,她随手拿了一枝插在鬓边,又拣了两枝好的,准备带给母亲和小弟。想着楚霖晚间来,她着意挑选了一枝两叶五果造型完美的笼在袖中。
“梅子,你也才来啊。”老櫈头爬上坡来,摇手打招呼。
“是呀,春芽姐怎么没和你一起来?”杜梅瞧了眼他身后,并没有其他人。
“她……她有了,我不敢让她出门。”老櫈头走近挠挠头,憨厚地笑。
“这是好事呢,怎么没听你说起?”杜梅笑,为他们高兴。
“也就这两天的事,我见她吃饭老犯恶心,却又不似病,就去请了老娘来陪她,哪知老娘说她是害喜了。”老櫈头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
春芽是独女,在家跟宝贝疙瘩似的,老櫈头又年长她不少,对她自是又爱又宠,连带对她的爹娘也十分孝敬。老櫈头的父母俱都不在了,遂将一腔孝子之情都给了钱茂福夫妇。
见女婿如此称心如意,喜得这夫妇两个逢人便夸老櫈头,若不是他们两家隔着射山河住着,只怕早合在一处了。这下春芽有了喜,为了外孙,陈氏怕是要常住老櫈头家了。
“改日,我去看看春芽姐吧。”杜梅微笑着说。
“好呀,你若去了,刚好帮春芽看看,老娘怕花钱不让请大夫,又说没有三个月不让对外讲,可我心里总是不放心。”老櫈头十分相信杜梅的医术,她可是得了送子菩萨钟毓的亲传呢。
“那是肯定的呀,我要做姑姑了。”杜梅拍了下手,喜滋滋地说。
两人说话间,又有旁人走过来,闻言都向老櫈头道喜,有好事的婆娘甚至开始帮忙算日子看是什么时候生。老櫈头实在招架不住热情的乡亲,匆匆取了几枝茱萸,着急忙慌地走了。
此时日影西斜,肉食香味远远飘来,打谷场上最重要的一场宴席就要开始了。男人们大多都走了,妇人们呼儿唤女,有不听话贪玩的,难免挨了打,今时不同往日,晚宴十分丰盛,妇人们只怕去迟了,没了席面,又要白等许久。妇人们提溜着小棍,哭鼻子抹眼泪的皮猴子们乖乖下了山。
杜梅在树下将散落一地的茱萸果拢成一小堆,成熟晒干的茱萸果是一味温补壮元的中药,余济堂五文一斤敞开收购,因着射乌山只有这一株,杜家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重阳节前不许私自采摘,所以明天开始,村里的孩子都会来疯抢的。
“让你不要去摘野花,这会儿都没人了!”远远的山坡上传来林英抱怨的声音。
“我哪里知道这里岔路这么多,兜兜转转走不出去啊。”林芝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