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58【张老愤青】
    “若虚贤弟”

    “小神童,你也来吃饭啊。”

    “”

    数日之后,王渊进入食堂吃饭,那些新来的同学突然就对他热情有加。

    不用说,竹石和论诗已经传开了,而且很快从外面传进文明书院。

    王渊只能一路回礼,虽然烦得不行,还无法对旁人发火,毕竟人家都出于善意在打招呼。

    “你出名了。”宋灵儿笑道。

    刘耀祖说“是啊。书店里已经在卖诗会抄本,一本就要半钱银子呢,你那两首诗排在最前头。”

    王渊摇头道“我可不想出名,要是”

    话未说完,陈文学突然过来坐下,拿出一张纸笺“若虚,你看我这首诗,是去年游通化寺时写的。”

    王渊瞬间无语,老老实实品诗。

    “城北招提十里遥,山门阒寂草潇潇。天花疑傍云花落,柏子频移衲子烧。晨磬声随松雨度,午茶香引桂风飘。杖藜徐步闲登览,无限尘心尽自消。”

    写得不错,至少比王渊自个儿作诗好一百倍。

    “好诗”王渊赞道。

    陈文学笑道“不料若虚也喜好诗词,你我求学之余,可互相切磋一二。”

    “哪里,哪里,”王渊连忙推脱,“我根本没学过作诗,连平仄规矩都不懂。而且,先生说诗词乃小道,还是应以时文为主。从今天起,我就要闭门读书了,三年之内都不会再写诗。”

    陈文学不疑有他,肃然起敬道“若虚向学之心,令吾佩服之至,我也应当闭门苦读”

    “呼”

    总算忽悠过去,王渊赶紧吃饭,打算吃完之后立即回房。

    古代书院也是有食堂的,有八人桌,也有四人桌,标准是二人共用一荤一素。

    学费、书本费、食宿费加起来很贵,普通士子根本消费不起,这相当于古代的私立学校。

    因此跟着王阳明在书院求学的,基本都出自殷实之家。普通家庭不敢住书院,只在王阳明上公开课时,跑去书院门口的大街免费旁听。

    新来的士子当中,秦樾、邹木、李惟善、汪原铭、高凤鸣等人,迅速成为王大爷的超级拥趸。特别是汪原铭,这厮家里特别有钱,不仅给老师送来米面油盐,还经常周济其他同学。

    王渊在吃饭的时候,又有几人坐过来,拉着他讨论诗艺,他都用之前的借口来推脱。

    这不但没有得罪人,反而获得诸生敬意,毕竟诗词确属小道。

    突然,诸生纷纷起立,王渊也跟着站起来。

    王阳明和一个老头走进食堂,有说有笑,那老头的随从还提着一坛好酒。

    “王二郎,快过来坐”老头朝王渊喊道。

    王渊立即过去,拱手问候“先生,张臬台,学生有礼了”

    这个老头名叫张贯,也是因为触怒刘瑾,被排挤到贵州当官的,跟王阳明乃同命相怜。只不过嘛,张贯的官职更大,身为贵州按察使,主管一省之司法。

    自从王阳明来到文明书院,张贯经常自带酒食串门儿。他也不跟王阳明讨论学问,单纯的聊天解闷,一喝醉便隔空大骂刘瑾。

    这位老先生从不消停,多次写信向朝廷告状。说刘瑾让贵州镇守太监为其敛财,侵占军田无数,导致大量军户逃亡用不了多久,他就要再次被贬官,被贬去山西当参议。

    “坐吧,”张贯让随从开启酒坛,笑着对王渊说,“几日不见,你都已经变成神童了,就连两位布政使都看过你写的诗。”

    王渊汗颜道“只是胡乱作了两首,当不得神童之名。”

    张贯拍桌子说“你那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得真真是好。它日入朝为官,定要留得今日风骨,不可被奸妄宵小吓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梦回大明春简介 >梦回大明春目录 > 058【张老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