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热情好客的唐国公李渊(求收藏,求推荐)
chap_r(); 第103章 三千卷,封面用的可是印上了暗纹的帛纸,以金粉书就“天子诗赋集”五个大字。 用的也非是寻常的麻线,而是用上好的金『色』丝线编串成册。 看得杨谦眼花缭『乱』,不得不服气,荥阳郑氏果然真心有钱。 这三千卷书,给人的感觉完全就像珍贵的收藏品一般。 看到杨谦的表情,郑元珣很是得意,翻开了书册,『露』出了里边那些名家的手笔。 每一首诗赋的字迹或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或纤细轻盈; 或笔断而意连,又或法度严谨,或刚柔并济,无一不让人两眼一亮,爱不释手。 重要的是,不光有天子的作品,还有当世诸位名士们对于天子大作的赞喻,亦尽录其上。 不得不说,马屁功夫简直做到了极致。 “这些都是请了几位书法名家所抄录下来的,还有一些,乃是之前就从名家手中购来的天子大作。” “如今汇编成集,愚兄相信,若是陛下得见,必然会心怀大悦。” 杨谦点了点头,一脸的服气:“此事交托与诸位,果然是最好的。” 郑善愿哈哈一笑,向着一旁的陈泰道。“说起来,还得多亏了陈兄,若无陈兄。 我等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印出这等精美的《天子诗赋集》” 父亲杨宁传来的书信,示意杨谦他们若是去扬州。 那么最好先寻唐国公李渊和高士廉商言,请这二位帮忙进献。 既然如此,那么他们就必须得提前赶往杨州,先去设法见到这二位。 郑家几弟兄之前都示意以杨谦为首,杨谦倒也不保留,把意见说了出来。 郑善愿两眼一亮,当既附合道。 “行,我们就这么办,咱们一行人就先快马赶往杨州。 另外一批人,则押着书册沿水路南下,这样一来两不耽误。” 杨谦、郑元琮、郑元珣三人当先疾行,赶往杨州。 郑善愿则负责领着大部份人,押运《天子诗赋集》乘舟顺运河南下扬州。 陈泰因不愿意离开荥阳,就负责留下看顾着印书坊。 因为要赶时间,而杨谦和知礼倒是有座骑,剩下的四位杨府家丁却只能凭着两腿。 最终让德叔他们乘舟随大队伍南下,而杨谦则与郑氏弟兄同行。 郑氏弟兄光是骑从就带了十名,若是路上遇上些什么宵小,肯定能够轻松应付。 ##### 一行人十数人,每天赶一百多里路,仍旧足足花了十天,这才赶到扬州外围,真可谓人马皆疲。 杨谦也给累得够呛,知礼这位身体纤弱的贴身书僮可真是吃尽了苦头,不过他倒也咬牙支撑了下来。 找了一间上好的客栈,好好的休息了一日,到得到二天。 杨谦这才洗漱整理一番,前往唐国公李渊在扬州的住所。 跟随着一名护卫步入了这间幽深的大院,行不多远。 便看到了唐国公李渊与高士廉正立身于前厅阶上,笑眯眯地打量着这边。 “贤侄快快免礼,自接到汝父书信之后,某与你高叔父。 可是一直都在等你的消息。倒没想到你会来得如此之快……” 杨谦有些腼腆地一笑解释道。
<script>show(pc_middle);</script><strong>auzw.com</strong> “小侄担心舟船太慢,再加上有事要与二位长辈商议,便与郑氏兄弟从陆路骑行南下。” 高士廉满脸赞许地抚须道。“心思缜密,不错不错。” 宾主入坐,杨谦这才让那知礼从怀中取了两本《天子诗赋集》的样书,恭敬地递给了这二位长辈。 李渊翻开之后,目『露』异『色』,与高士廉交换着两册样书打量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