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十、太监代表大清国阅兵(2)
quot;御史可以风闻奏事,但亦须有些根据,岂能说风就是雨?朱御史,我听说莲英成亲时你还给送了贺辞,难道还不解气?莫不成要公报私仇吗?quot;

    听了这话,可把朱一新给气坏了,但又不敢多说什么,只得说道:quot;太后误解臣的意思了,臣……quot;

    quot;你还怎样?莫忘了!这大清朝是我作主,不是你!退下去!quot;

    朱一新默默地退了出去。可把个李莲英恨得咬牙切齿,心想咱家还没找你算帐呢,你倒先找上咱家了,那好吧,就让你知道一下咱家的厉害!

    quot;老佛爷,这朱御史也太大胆了,奴才替老佛爷您做事,他也敢说三道四,依奴才看,不如让他去吧。quot;

    看着他那样子,慈禧太后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说道:quot;你急什么,别忘了,他是言官,不是轻易就能杀得了的,弄不好又会惹出大麻烦来。quot;

    quot;言官、言官,难道言官就杀不得了?quot;李莲英小声嘀咕道。

    言官不是不能杀,但杀言官乃亡国之象,不到万不得已,慈禧太后怎肯做这种傻事,平白为自己添许多麻烦?当下说道:quot;放心吧,这事自有我与你作主,不会亏着你的。quot;

    果然,第二天一早,慈禧太后就降旨:将都察院左都御史朱一新革职回籍,永不启用。内称:quot;朱一新所奏如仅止李莲英一人之事,无论如何诬枉,断不因宫监而加罪言宫,惟该御史既料及内侍随行系深宫体恤之意,何以又目为朝廷过举?且当时并不陈奏,迨事过数月,忽牵引水灾,砌词妄渎。

    于垂帘以来,救灾恤民,有加无已至意,全无体会,然如何补救民艰,亦无建白,徒以虚诞之辞,希图耸听,一加诘问,自知词穷,辄以书生迂拘,强为解免。是其才识执廖谬,实不足胜献替之任。quot;

    quot;至朝政或有阙遣,乃臣工确有过失,均著就本事立时论奏,倘于后挟私臆测,附会灾祥,除原奏不准行外,定必加惩处,以为妄言者戒。quot;

    打一儆百,杀鸡给猴看,这点道理谁能不懂?懿旨一下,朝野上下再也无人敢多说什么,直把个李莲英高兴得大言不惭道:quot;天津海口观兵之行,乃吾之名利两获也,而御史朱一新却弄了个癞蛤蟆过门坎,磕屁股抢脸,被革职回籍。quot;

    慈禧太后此举无疑给李莲英干预朝政、玩弄权术开了方便之门。从此,李莲英更是鼻孔朝天了,把持朝政,为所欲为;私卖官爵,中饱私囊。朝中大员、外省督抚,为保其高官厚禄,无不仰其鼻息。举凡朝纲国政,无不与闻、无不参预。无论是亲王、国公这类贵族,还是大学士、军机大臣这类高官,处理政事,总要得看看他的脸色方可。权势之大,与明末大阉魏忠贤相去无几,被人呼之为quot;九千岁quot;。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李莲英简介 >李莲英目录 > 十、太监代表大清国阅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