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告别叶利钦时代 ——俄罗斯转轨过程回顾-2
《俄罗斯官僚资产阶级是如何形成的》,《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6期,23页。

    [3] 伊·斯塔杜波罗夫斯卡娅:《金融工业集团:幻想与现实》,[俄]《经济问题》1996年第7期。

    [4] 金雁、秦晖:《“分”之罪?不“分”之罪?——俄罗斯大众私有化评析》,《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5] [俄]《消息报》,1997年11月18日。

    [6] P .M .Nagy, tdoate: tion and Collapse of tate in Russia. Cenham: Edward Elgar,2000.pp72-74.

    [7] G.亚夫林斯基:《俄罗斯虚假的资本主义》,[美]《外交》1998年5-6月号

    [8] 田永祥:《俄罗斯政党与金融企业的关系》,《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2期,38-43页。

    [9] 邱莉莉:《匈牙利私有化的特色与得失》,《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第6期,53-56页。

    [10] [俄]〈今日俄罗斯〉1997年第3期。

    [11] 李建民:前引文,53页。

    [12] 罗·麦德维捷夫:〈叶利钦时代的终结〉,〈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3期,94-95页。

    [13] 我国一些论著从单纯反自由民主的立场出发,把自由民主派当作“极右”,与之相比寡头国家主义者反被视为偏向中间。这是十分奇怪的。按这种逻辑,皮诺切特、苏哈托倒比社会党还要左了。还有些人以叶利钦划线,越反叶、反“激进改革”便被看成越左,反之则越右。按这种逻辑,制度主张与意识形态类似的“亚博卢”与盖达尔一派便被分成中、右两翼。但同样反叶利钦的日里诺夫斯基难道是中派吗?

    [14] [俄]〈独立报〉,1997年6月17日。

    [15] 《1995年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俄]《俄罗斯世界》1996年第1期,57页。

    [16] 李强、洪大用、宋时歌:《我国社会各阶层收入差异分析》,《中国科技导报》1995年第11期。

    [17] 转引自张曙光:《批评规则、交往理性和自由精神》,《天则双周学术讨论会文稿系列》,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1999年。

    [18] Josepiglitz, en years of transition.  ason, orld Bank,1999.

    [19] 参见苏文:《亚洲是自由主义的典范吗?》,《读书》1996年第6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秦晖文集简介 >秦晖文集目录 > 告别叶利钦时代 ——俄罗斯转轨过程回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