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灯下回信
   景丽:

    初读来信,我曾怀疑你是否因过敏而夸大了事实,但再读两遍,我大致上相信了。因为你所叙述的程序,符合嫉妒者的行为轨迹。中国社会上的很多灾难,就是循着这种轨迹越来越恶化的。

    当然,由于我没有调查,这封回信还难以轻断具体的是非曲直,我下面要说的只是:如果你所说的全部是事实,应该怎么办。作为一种quot;假定性quot;的探讨,如何?

    首先是基本不理。这不是胆小,不是躲避,而是拒绝进入她们的行为轨迹。如果在具体问题上与她们一一辩论,虽然可能洗刷掉某些诬陷,但从大的方向看,是顺着她们的思路在走了。你现在的成绩,你以前的历史,本来是没有任何理由成为辩论对象的,如果逐个辩论开了,等于在你自家的家园里开辟战场,即使小赢也是大输。借用战争术语,可谓在战术上偶有所获,在战略上误入歧途。

    你一定会问,如果不理,别人相信了她们的传言怎么办?请放心,只要你没有出来和她们干仗起来,很少有人会完全相信单方面的谣传。即便相信了,对你的实际损害其实不大,像quot;文革quot;时期那样凭着几句谣传施行政治暴力的时代,毕竟过去了。更何况,你每天创造的成绩,你诚恳的笑容,你坦然的步态,都在默默之中为你正名。不正名也不要紧,一个人在名誉上保留一点冤屈的斑点,就像在食物中保留一点没有营养的纤维素,森林中保留一点恶兽毒菌,反而是健康、大气的标志。你又不想做民选总统、一代教宗,不要过于在乎周围对你的看法,而周围其实也不会一直保持着对你的强烈兴趣。即便是民选总统、一代教宗,不是也有许多人指着他们的背脊说三道四?他们好像也不在乎,依然是落落大方,从容不迫。相比之下,我们遇到的事情真算不上什么。

    其次,你要以适当的方式,宣布与她们友谊的中止。这倒是一个原则问题,不能含糊。因为她们的谣传之所以有某种蛊惑力,而你又特别生气,都与她们曾是你的朋友有关,一旦明确中止,事情就会结束夹缠状态,变得比较简单。这种中止,光写一封信不行,还要让周围较多的人知道。但是切记,不要把这种中止的宣告,变成态度激烈的吵架。一切都可以显得很平静,中止友谊这个决定,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越平静地宣告,越有力量。不要具体申述中止的理由,一申述就能引起反驳,又变成了一场辩论。

    在这个问题上,最不可取的态度是,既满腔愤怒,又黏黏糊糊。说来说去还是朋友,她们那边说对朋友也要揭露真相,你这边说是朋友不应该造谣生事,旁人听了就会想,既然是朋友间的嗦事,谁也不想管。其实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还老挂着

    quot;朋友quot;这个词有什么用呢?既混淆了彼此间的是非,又玷污了人世间的友情,变成了一本越缠越乱的糊涂账。许多老朋友终究成了骂也不是、恨也不是的烂污状态的仇人,都与这种错误程序有关。相比之下,较好的做法是不谈是非,先结束友谊。在友谊结束前谈是非,用的是内部坐标,其实此时的quot;内部quot;已不存在;在友谊结束后谈是非,用的是社会坐标,比较敞亮和公开。就友谊而言,及时地结束在该结束的时候,不仅为彼此双方清理了友谊系统,而且也在一个范围内为友谊这个命题恢复了名誉。

    最后一点,如果你与她们中止友谊后,她们仍不知收敛,继续造谣生事,那么,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诉诸法律。法律在名誉上能起的作用很小,而反作用则很大,不宜轻用。既然她们是你大学里的同学,你在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可以把有关情况告诉大学里的其他同学,让他们知道,让他们判断。他们也许会出来调解,那也好,使他们增加对事情的了解。这或许是能对她们产生某种心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霜冷长河简介 >霜冷长河目录 > 灯下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