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衫军远征与意大利的统一
意大利在近代一直是个分崩离析的政治实体,没有形成像英、法那样的民族统一国家。到19世纪上半期,意大利共存在8个邦国和地区。其中只有西北部的撒丁王国处于意大利人的萨伏伊王朝统治下。东北部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地区,是奥地利帝国的一个总督辖区。中部的三个小公国——帕尔马、摩地纳和托斯坎那的最高统治者是奥地利人,并以依附性的条约同奥地利联系在一起。中部是由罗马教皇实行世俗统治的教皇国。1848年欧洲革命中,罗马曾建立共和国,教皇庇护九世一度逃亡,但共和国因遭到法国的武装干涉而失败,教皇重新建立政权,法军从此驻于罗马。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则处于西班牙波旁王室的专制统治下。
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工业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涨形势,在北部地区,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企业日渐增多,纺织业的发展最为显著。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农业资本主义也有很大的进步。一部分地主改变经营方式,开始使用雇佣工人,建立资本主义农场。
然而,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遇到了层层障碍,其中最严重的是由于外国的统治与压迫所造成的政治分裂局面,它妨碍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因此,在19世纪中期,意大利的革命已在所难免,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首要任务就是要摆脱奥地利的奴役和控制,进而消除政治分裂,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意大利民族国家,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的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在拿破仑战争中,意大利民族蒙受了沉重的浩劫和灾难,但意大利的封建势力也遭到了打击。而意大利人民在共同的反法斗争中,也增强了民族意识,各地区的居民都开始把自己看作是意大利人。拿破仑的残暴统治所引起的强烈仇恨,促成了意大利人民驱逐外国势力、自主管理国家愿望的增长。
在19世纪中期的意大利,撒丁王国是唯一独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它自然成为资产阶级自由派力量集中的地区。1852年出任首相的加富尔对之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使撒丁王国实力大为增强,因此,以撒丁王国为核心、以资产阶级自由派为领导、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为主要途径,便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获得成功的唯一选择。
意大利统一所遇到的头号敌人是欧洲传统强国奥地利。它不仅直接占领着伦巴底和威尼斯,还支配着中部的三个小邦国。然而,以撒丁王国的实力又不足以对付奥地利,因此加富尔极力想依靠法国的帮助把奥地利从意大利的土地上驱逐出去。1858年7月21日,加富尔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会晤于法国南部小镇普隆比埃尔,双方商定: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将奥地利逐出伦巴底和威尼斯,而撒丁王国将把尼斯和萨伏伊地区割让给法国作为报偿。
1859年5月,法、撒联合对奥地利的战争爆发。法、撒联军连续取得马詹塔和索尔菲里诺战役的胜利。然而,拿破仑三世出兵帮助撒丁王国,并非是为了支持意大利统一,而是打击世仇奥地利,并将法国势力进一步向意大利渗透。当他看到意大利革命高潮掀起,局势很难控制,而奥地利仍有较强实力时,便不肯再战。他背着撒丁王国,在1859年7月同奥地利签订了维拉弗兰卡协定,规定奥地利将伦巴底割让给法国,由法国转让给撒丁王国,但奥地利仍可保有威尼斯。迫于法国压力,撒丁王国不得不接受该协定,并把尼斯和萨伏伊割让给法国。意大利的利益被拿破仑三世出卖了。
尽管对奥地利的战争半途而废,但撒丁王国毕竟收回了伦巴底地区,意大利统一关键性的第一步已经迈出。1860年3月,意大利中部各邦——托斯坎那、帕尔马和摩地纳进行了全民投票,正式与撒丁王国合并,意大利统一再获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