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70章 灿若丹羽
”的,也“为”了。

    “修缮三百九十二所寺庙,对于一向体恤民力,视民力为重的皇帝来,不啻于修了三千所!”

    鹞国公与师妹听了,不由得点头。

    赵国公,直到现在,皇帝的身边还珍藏着一双妹妹生前穿过的鞋子,没人时便拿出来,睹物思人。

    而鞋子由鲜艳光灿的羽毛织成,黄金珍珠点缀其中……这是自古所传的“岐头履”,每只鞋头上都缀着一颗夜明珠。

    樊莺忍不住暇想,这双饰金缀珠、丹羽织成的“岐头履”,恰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皇后灿若丹羽、集万千宠爱的一生。

    但这些皇子们的降生记载中,却有一处极不寻常的例外。

    皇后二十二岁时生晋阳公主,下一次生李治时二十八岁,间隔了六年。

    赵国公,你们不觉着奇怪吗?恰恰在皇后二十二至二十八岁、一个女子最具活力的六年时间里,却没有她生养的记载。

    “老夫刚过,妹妹生过九个孩子,而上边只提到了七个,三男四女,缺少的便是这对双胞胎,他们生于武德七年,恰恰是在记载空白的这六年之间。”

    两个孩子未成年而失踪、简直毫无踪迹可寻。

    他们的失踪、恰恰与皇帝一生之中所遇的唯一一次屈辱相牵连。

    因而几年之后,为让皇后彻底忘记这次悲痛,皇帝授意史官,将这两个孩子出生的记载全都删掉了。

    “是什么屈辱呢?这样讳如莫深?”

    长孙大人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史书上是找不到的,因为早已记作了‘渭水之盟’,其实皇帝私下里都叫作‘渭水之辱’!”

    ……

    武德九年阴历八月末,贞观皇帝取得皇位后才过旬月,残隋最后一个叛乱者梁师都劝突厥入侵长安。

    他们抓的这个时机真不错,充分利用了玄武门之变后、皇帝的支持者和李建成的支持者之间出现的不和。

    颉利可汗率领一支四十万人的军队取道泾州,侵入距京师一百多里的渭河边。

    如果不是当时的泾州逃兵纥干承基、纥干承师兄弟俩报信,也许这四十万人就要直过渭河了。

    而那时长安的军队总共只有六万人。

    泾州的守将是罗艺,他和被杀的太子李建成关系很好,突厥所以能这样快地进逼京师,表明罗义只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

    按着“渭水之盟”的记载,皇帝用了一条计谋,把颉利可汗和他的主力军隔开,并以他的一支人马把颉利可汗包围,然后劝讲和。

    然后两边在渭水便桥上杀白马盟誓以后,突厥就退兵了。

    长孙大人苦笑道,“陛下刚刚登基时,国内、南方还有战事,人马都在远离长安的地方作战,要怎么用六万人去分割、包围对方的四十万人呢?”

    皇帝听从了李靖“空府库”的劝告,送给突厥大量财宝,这才令突厥退军,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六万人,长安城头的防卫要不要搞?城内的治安要不要搞?面对着敌方的四十万人马,大唐这边的六万人,按理也是不能全部拉出去的。

    但文德皇后对皇帝,长安不要留任何人来保护她们母子,六万人都带去渭河边御敌。

    而皇后则带着身边的宫女,拉着、抱着当时已降生的六个皇子和公主(李承乾、李泰、长乐公主、晋阳公主,和一对双胞胎)出长安城赶往太和宫,也就是今的翠微宫。

    如果渭河边的局势不幸失控,皇后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就算带着孩子们钻入秦岭的密林中避难,也绝不能拖累皇帝。

    当时,整座长安城都是人心慌慌的,故太子李建成的残余,极有可能在战事胶着、或者出现被动的情况下沉渣泛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之绝版马官简介 >大唐之绝版马官目录 > 第1170章 灿若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