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师兄说势
他们这些人支持我就成了?真正支持高某的不是别人,是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
樊莺问,“提出暂停你职的正是陛下及太子,太子怎么支持你呢?”
高峻坏笑,“你以为思晴和崔嫣只是去夏州玩了?”他算了算,,估计着夏州的信也该到了,保管太子一见,更会站到高某这里来。
樊莺想了一想,恍然地大声道,“武婿娘!”
高峻一把捂住师妹的嘴巴,探着脖子往监房外看了看,心虚地、低声地对她道,“哪有你这么大声喊的!”
等看看外头也没引起不良反应,鹞国公才吁了口气坐下,撇着嘴道,
“老子朋友遍下,正想着把事搞大、将脓挤开,掀开压在身份上的这块大石头。你看看、连李士勣、褚遂良都跳着脚地想帮老子。”
樊莺匆匆起身道,“我可不听你吹牛了,去办你过的这事。”
她感觉浑身又有使不完的劲儿了,而前些日子,好像都大难临头了似的,奔走于悲壮的情绪里。
她本来打算在监房里好好陪一陪师兄,这次就更得忙了,而且从黄峰岭捉到的证人也须看好了,不能出现闪失。
……
夏州,几前,四夫人思晴和五夫人崔嫣到达后,受到了副刺史崔元礼、长史突利的隆重欢迎。
夏州的百姓们纷纷出城、来迎接他们的女刺史。
思晴十分恳切地对崔大人,“让崔大人你受累了,操着正刺史的心,却顶着副刺史的衔,都是思晴害的!”
崔大人笑着,“刺史大人你可别再这么了,连陛下都过,下官做着副职、却拿着正禄,都是多亏了刺史大人的原因。”
女刺史,“这样吧,总算我们姐妹来了,正好让崔大人放几假,夏州的政务就由我顶替两,等我们姐妹回了长安,再让崔大人操心。”
她,“北方五牧有不少我们夏州的人,崔大人你看,眼下气转暖,牧场上估计着草都绿了。你就去北方五牧散漫散漫,顺带慰劳一下我们夏州的牧子,钱我可都给你带来了。”
崔元礼求之不得,远离了案牍之劳,这等于休假啊,还有钱送,走到哪儿见到的一定都是热脸!
四百万大钱,这可就是四千两银子,当然也是夏州的空帐,但明年的赋税却是少交的。思晴一概不留,让崔大人都花出去,怎么花的不必一趟趟请示。
临行,女刺史只交待了一件事,找一位叫“武婿娘”的女牧子,找到后,崔大人不必亲自送回来,派几个人将她护送回夏州刺史府就成了。
崔大人欢喜地走后,思晴接手夏州所有政务。
外有娘家的老人突利丞相,内有五妹崔嫣,思晴办起事来一点不犯怵。
她得明白:从即日起,所有长安来的、和送往长安各部的公文、函件,必须交给她的助手——五夫人崔嫣拆看、或审核后才能处置。
所有与其他各州府之间平行往来的函件、公文,与底下各县上行下发的文牍,必须由长史突利把关后才能处置,违者重责!
不几,女牧子武婿娘便被崔大人找到了。听是女刺史有请,武婿娘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夏州城。
思晴马上在城中招募画工,为武婿娘画像,最后与崔嫣两人一幅幅地与真人比对,留下最为逼真的三幅。
她们将武婿娘留在身边,让她每日里就在刺史府烧烧火、做做饭,而思晴与崔嫣姐两个,拿出一幅画来。
思晴道,“五妹,你的字写的好,你来写!”
字就写在画幅的空白处,写什么也不用琢磨,来时高峻都有交待。
不一会儿写好了,让武婿娘打了最黏的浆糊,密密扎实地封装好了,不送永宁坊,急送尚书省都堂,“机密!尚书令亲启,旁人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