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74章 鼎盛之梦
诗文一向如牛视肉,知道那是好东西,但不是自己的料。他从崔嫣的诗里倒是听出了些含义,但听樊伯山如此推崇,便想问个详细,
于是问道,“那是,朕早就知道这个题目根本难不住朕的贤妃,但樊大人你可说说看,都是什么至理”
樊伯山道,“此诗开联便道出了人间大道。打天下、定鼎千秋凭的是盖世武功,但要长治久安,便须领悟百川载舟的道理、效法太宗皇帝勤政爱民。秦朝凭借着武力能使普天下车辆同轨,但它未施仁政,比不上我大唐政教同宣,天下无敌”
皇帝道,“诗好,樊大人解的也妙还有么”
樊伯山道,“此诗第三联,道出了我皇移军河曲一带、屯田强兵的长远构思,微臣仿佛再一次看到了,那些年轻军士们跟随陛下的指引,义无反顾奔赴河套,以吴钩作禾锄的豪情”
“对呀,朕就看那些军士,真是我大唐之宝”皇帝道。
谁都以为樊伯山已解完了,谁知他再道,“而贤妃在诗中第四联,引用了愚公移山的典故,更暗含着贤妃娘娘对陛下的无限倾幕啊哈哈哈哈”
没想到,樊伯山身为一位长辈,居然也开起了玩笑,贤妃哭笑不得,心里说,“我从不知樊叔叔也会开这样的玩笑呢”。
皇帝根本不反驳,也丝毫不掩饰喜爱地看了看崔嫣,寻思着说道,“嗯,以朕看来,贤妃文墨之才,乃是朕所识女子之中,最最最最出类拔萃者”
说到这里,丹凤门已经到了。
远远地,他们看到城下有皇后仪仗,太乐署鼓吹,柳玉如与能够出宫的谢金莲、樊莺、丽容等人,都来大明宫外迎接圣驾了。
赵国公长孙无忌、江夏王李道宗、中书令于志宁、御史大夫褚遂良、六部尚书、左千牛大将军长孙润等人也在丹凤门外接驾。
远处是长乐坊的百姓,也都汇集到城下,丹凤门大街上人山人海。
先是赵国公等人上前见驾,因为有皇后等人也在等着,这些人知道不能罗嗦,简言简语是个礼节,然后就要让位置了。
皇帝一眼看到长孙润,赞许地对他道,“不错,崖州锄奸干净利落,极有朕所欣赏的风采,朕心甚慰”
他对在场的官员宣布道,“左千牛大将军是朕的另一把利剑,如何奖升待朕再想想原泉州刺史赵嘉,不日将到同州主政,朕意吏部主事樊桂植、考功部主事刘审信诛贼有功,可堪大任,二人分任同州、庆州司马,晋王给他们办个手续,速去上任吧。”
吏部尚书刘德威就在迎驾的人中,此时听了儿子刘审信去崖州一趟回来,便从一个正七品上阶的考功部主事,一下子升到了正六品下阶的中州司马,这是一步三级的幅度
他高声道,“微臣代他谢过陛下”
从龙兴牧场回来,便听到儿子长了三阶,樊伯山亦是同样心情,想谢两句时,皇帝却匆匆道,
“朕多日不在家中,有许多话要与皇后及众妃说道说道,卿等先退回,且等朕见过皇后,明日我们君臣在含元殿共商大计”
总算等着这些人退下去了,依着先外后内,皇后等人才迎上来。
皇帝看柳玉如这些日子有些瘦了,脸色居然也不大好。但她头顶凤冠、身着皇后盛艳的宫中正装,依着礼节对皇帝施礼,真有母仪天下的楚楚之姿。皇帝连忙跳下马来,拉住皇后的手,热切地问候道,
“朕几日不在宫中,皇后便憔粹至此,难道是想朕想的么”
哪知皇后未曾说话,一双眼目中便盈出晶莹的泪珠来,声音有些哽咽,皇帝大惊,听她说道,“陛下说得轻巧,哪里是几日分明是二十七日零半天,臣妾哪一日不是左思右想,夜夜难眠”
皇帝刹那间也有些动情,对她道,“真是辛苦你了,与朕回宫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