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十七回 周公殡天姜尚薨毙
自己是和武王一样正统,削弱武王的影响力。也许是他的儿子鲁侯伯禽和他的后代在鼓吹。而成王和召公在这方面却可见一斑,推行德治仁政,推行伦理教育,希望人们在教化中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使国家能以礼治国,享受太平社会。

    待周公葬礼结束,周公陵修好,成王按照姬陈对毕公的承诺,姬陈将东方伯的位置让出,由毕公担任东方伯,主管东方诸侯事宜,成周本是东方伯的采邑,而姬陈已经入主,如果让君陈立即搬出,这对君陈有点过,何况君陈以孝扬名,以孝而让封地,爵位表率天下,是天下孝道之旗帜,成王对君陈说:“君陈,尔有具德孝恭之美德,淡泊名利,克施有政,朕命汝继续兹政东郊。”最后成王决定,君陈继续管理东郊成周事务,待君陈殡天之后,再由毕公接管成周,现在仍有君陈管理成周殷民。

    君陈移交东方伯的印符,毕公自此以东方伯的身份接管东方诸侯事务,太师之职务仍然继任。

    再说齐侯姜尚,于同年五月升天,享年1o5岁,高寿,喜丧。齐太子丁彶早已执政,就等齐侯升天后继承大位。纪侯前来为父守灵,纪侯要求和齐侯丁彶并列一起为父亲尽孝,齐侯丁彶不干,一定要有个先后。按照长幼之别,纪侯为长,嫡长子为大。丁彶说:“在齐国举丧,我为齐侯,我为大,我为主,你为宾,父考始封齐国,我为世袭,尽管你是长房,但这是国丧礼,不是尽孝。”

    纪侯觉得齐侯是在强词夺理,但也有一定道理,于是说道:“只要决定按照齐国国丧办丧,而不是纪、齐两国同办,我也无话可说。”

    丁彶执意要齐国独家举办姜太公的国丧,于是齐国上下君臣百姓,全国人民为齐侯姜尚举办丧礼,穿褐色或黑色孝服,带麻制孝帽,尽孝五天。

    姜尚,于周国从政十五年,任太师兼国丈,西周王朝成立后,受封齐侯,执政齐国二十年,为齐国的展和壮大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三监之乱期间,利用三监之乱而大肆攻灭周边小国,至于这些小国是否反周,尚不清楚。反正以反周名义灭了他们,也就无所谓当时状况。据此,齐侯姜尚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齐侯姜尚执政的后十年,因年龄太大,精力不济,让太子丁彶执政,自己为幕后君主,潜心研究学术。后人评价他是位功勋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也有很多人不这么认为,认为《姜尚兵法》八十五篇,来自于文王的《易经》卜辞和《语仲兵法》中,是他老年时期对《易经》研究的成果。如他采《语仲兵法》中兵农之说,非全民皆兵之意,姜尚却当成全民皆兵的兵农,这是重大的误解,贻笑大方。寓兵于农,乃用农器为兵器,是后来的乡保之举。至于《姜尚谋略》八十一篇和《言》七十一篇,是他老年时期对执政的回忆录和总结。也有人否定他在灭商过程的巨大作用,认为是历史夸大了他的功劳,并且神化了他的形象,大家误把他对齐国的功勋放到了西周王朝中去说了。但他对齐国的功勋是无法否定的,他对于齐国来说,是位合格的政治家,军事家,阴谋家。被打回原籍的姜尚,把他的一生经历写照的心得著作,《谋》传于其十子易氏,《言》传于十一子尚氏,《六韬八略》传于十二子鄣氏,《兵》传于十三子佐氏。

    姜尚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大器太晚成,六十多岁才遇到机会,前半生一直不幸,家庭也没有搞好,事业又无成,一直为生计奔波,遇到武王后,不得不以裙带关系来稳定其在周国的地位,以此来与武王十九个兄弟抗衡。作为当今周成王的外公,被追封为姜太公。

    再说卫康叔,仕周司寇,卫国侯,第二年十月毙。卫国侯为周王朝的司法事业立下汗马功勋,他延苗君之刑之法,又广泛的采译,把风俗习惯定为礼,人人都遵守的规矩谓之习俗,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规则,谓之礼,国家对人民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八十七回 周公殡天姜尚薨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