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周建镐京商建鹿台
和小爱之区别,这是胸怀天下大局的情怀和豪迈,你不要光听那些大臣胡说八道,闭门造车,自说自话,自己骗自己,他们认为他们说多了,就会变成是真地了,什么大商子民痛恨帝辛,全是一派胡言乱语地说,你到民间去走走,就知道帝辛多得民心,只有诸侯大臣王公贵族才恨帝辛,因为帝辛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百姓得了好处。你要想剪商成功的话,要练就天下共主的情怀,这就是你父王一只追求而一直没有到达的境界,所以你父王没有代商天下的结果,你现在要一分为二的考虑他们的建议和说话,至于你如何决策,你自己再思量一下吧。”
姬告别母后,回到寝宫,再三琢磨,决定采用折中的办法,要建新都,可以慢慢来,两年的事情,分成五年来完成,这样避免大伤国力,同时姬要再次确定,如果周都开工建设二期工程,大商会不会也开工大搞建设!
庇子保证:“只要周都开工,大商不过两个月,必建大型建筑,远周都。”
“你如何可以确定?”姬问道。
“老臣可以断定,帝辛的个性必如此,他决不会容许有人过大商的奢华,奢华是天下帝都的象征,也是一个时代核心的象征。二来可以通过胶鬲上言,使帝辛尽早形成决定。”庇子十成把握的说。
“好,既然庇大夫如此坦言,有把握,本王决定开工建设周都二期工程,也就是说在沣水的东岸,再建新都,五年完成,由八弟姬处全权负责。”八弟年龄较轻,贪污的可能性较小,也可从中少浪费一点,姬是这么认为,所以就这么决定了。
“庇爱卿,你负责联系胶鬲大夫,让他向天子进言。”姬吩咐说。
“诺。”庇子应道。
在这件事情上,自始至终,国丈军师姜尚一句未,因为他觉得可建可不建,再说对自己没有好处,他是商人出生,无利不起早。何况周王姬兄弟十九人,同胞兄弟十人,异母兄弟九人,好事都在他们兄弟间转来转去,自己虽是国丈,但还是差那么一点。
姜相在私下里,他觉得虞遏更为聪明,陶正也是周国在大商天下的诸侯国中唯一能排位第一的工业领袖,包含大商王朝在内,这与陶正虞遏有直接关系的,也为周国的财政收入创下不可估量的数字。
再说朝歌大殿,众臣早朝。
“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高呼。
“众爱卿平身,今天有什么要事要禀奏的吗?”帝辛坐在大殿中央,望着下面文武百官,微笑着问,看来今天心情不错。
“禀奏陛下,周国昨日开工奠基丰邑二期工程,据说还起了新名号,叫镐邑,合称丰镐。”胶鬲上前奏道。
“胶爱卿,建个房子而已,有何大惊小怪的,能过我大商的朝都吗?”帝辛说道。
“陛下,丰、镐两城方圆六十里,临沣水东西两侧建立,镐邑从东岸建设,西北到沣水,东到潏(yu)水,南到蛟河,四面环水,设有大型辟雍舞台,还有灵台,灵沼,大型祭祀礼仪游乐场,看上去比我大商的还要气派堂皇,而我大商的朝都相比之下不就黯然失色了。”胶鬲夸大其词的说道。
“胶爱卿的意思是,我们也建个比周更大更高的舞台?”帝辛问道。
“请陛下明鉴,圣裁决断。”胶鬲说道。
“众爱卿的意思呢?”帝辛问道。
辛甲附议。
祖伊附议。
“儿臣反对。”太子子庚说道。
“太子子庚,你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怎么会有反对的意见?说说看,你有何见地。”帝辛说道。
“儿臣认为,周建立新都,那是他觉得需要,我大商本来就是富丽堂皇,不需再建,再建就是多余,大商的舞台,祭台都有,何必浪费民脂民膏,劳命伤财,和一个小邦周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