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四回姬昌受封整顿吏治泰伯让位季历及昌
父王也有此意,季历贤德,又有圣子昌儿,我还是让贤于他们父子为好,一来让贤才大略之人一展才能;二来也满足父王的愿望。”泰伯说道。

    仲雍道:“父王一时糊涂,族权,夫权都是他亲自订下的规矩,家传长子,长子为宗,怎好说变就变。说贤,难道你大王子不具备贤德吗?三弟说九德,我看你具十一德。你做的是底下基础面上的事,三弟做的是上面面上的事。”

    “此事我个人意见已定,二弟你就不要再说了,你去把我原话传于三弟,就算我第二次诚心诚意的让贤于他。”泰伯说道。

    仲雍无奈的告辞。

    太史风不骇是太子媒人,当年为太子与嬴联姻成功出使嬴国,二十多年来,太史一直认为王位宝座肯定是传于大王子泰伯,现在岐周公欲传于三王子季历,太史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想不通,安照惯例习俗,长子为宗,应传位于长子大王子泰伯,现在陛下不按照规矩出牌,太史决定去问一问陛下,是何道理!

    多日后,太史风不骇求见岐周公,岐周公于后宫花园接见太史风不骇。

    “老臣叩见陛下,愿吾王身体安康,长命百岁。”太史施礼。

    “爱卿免礼,本公觉得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大不如从前,爱卿找我有何要事禀奏?”岐周公问道。

    “老臣跟随陛下已有二十多年了,得到陛下赏识,知遇之恩老臣永世不忘,在没有让贤之前,老臣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陛下,还望陛下明示。”风不骇说道。

    “爱卿,你是不是说立太子之事?”岐周公直接点题。

    “老臣要请教的正是此事。”风不骇也就之说。

    “爱卿可知道本公自豳至周,在三十多年的执政中,尚贤尚学,尚德尚仁,朝中有几位士大夫不是选贤任能提拔任用的?王子与庶民同理,选贤任能,谁贤谁上,你说说看,三位王子中哪位王子最具贤德?”岐周公问道。

    “凭心而论,三位王子都具贤德,都可胜任,都具继承社稷之才。在此情况下,就要看谁居上,谁得位,谁就最贤。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站在庙堂之上,方施其政要,故谁在其位都谓最贤,看谁有此机会和运道。”此时的风不骇不再讲神话,而是讲真理。

    “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决定?”岐周公问。

    “依老臣之见,既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的话,就依章办事,按照祖制长幼有别,长为宗之俗,立长不立幼,何况中间还有二王子仲雍。就算兄终弟及的话,也是轮次而定,一旦不按照顺序来的话,就会乱序,乱序就会有争,争,就会争取机会,生争议,进行争吵,产生争霸,然后争夺,相继争伐,最后争战。后果不堪想象,场景不堪入目,事后不堪回。也许老臣言过其词,言重了,但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事,顾及后果,顾及社稷。”风不骇点题要害。

    “老爱卿既然这么说,立太子之事就放一放,以后再说。”岐周公说道。

    “那老臣告退。”太史风不骇有胆有识,有胆有色,敢坦言面对岐周公,为私也好,为公也罢,但他说的是事实,后果也是事实会生的。可他此话一出,将来江山换主,自身后果很严重。风不骇当时是怎么想的,猜不透。

    立太子之事风波不断,大臣的反应强烈,以太史为的太史八部以及天官六部的士大夫们立长保大王子之众臣,不断轮流求见岐周公进言,岐周公很是烦恼,于是公开于朝议上话:“立太子之事不要再议,占不立太子,以后再说。”此事方告一段落。

    第二年的夏天,姬昌任司士一年,管人士一年,在管吏治的一年中,现吏治很多问题,这也难怪,自公元前1156年始,周立国起,以有二十六年,二十六年中人士一天天增加,基本上没有减少,因为岐周一直在展中,不断的扩大,不断的需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十四回姬昌受封整顿吏治泰伯让位季历及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