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语仲上任智得三国姬昌学业有成回周
,方圆三百多里,北至密须,东至永寿东的泾河西岸,西梁山东,武功东,西至陈地之南六盘山与嘉陵江边,含麟游,梁山,永寿,岐阳,扶风,武功,陈仓七大城邑。人口达到一百五十万之众。军队实际精锐部队人数已达十二万之多,兵农四万多人,司徒随军徒役三万多人。并大量使用麟游、梁山和武功及陈地四地人才为士大夫。语种建议启用这些士大夫,语仲说的理由很简单:“既然接受人家的土地和人口,就要接纳人家的人才,如果不能接纳人家的贤才,表明你还没有真正接纳人家,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融合,成不了一家人。”此话得到了岐周公姬亶的认可和赏识。
贤人得明君,高见方能彰显。好马遇伯乐,善跑方有机会。语仲谓大贤,岐周公姬亶可称得上明君。
良师难遇,益友难结,高徒难得,称人之三难。话说姬昌十岁时被父亲季历送到宛丘伏羲之虚,龙湖白龟之所,于师叔龙湖子处拜师学习,从师学习已有十四年,姬昌今年已二十四岁,尚未出师,也未成婚。今年已78岁高龄的祖父岐周公姬亶,等得着急了,督促儿子季历传孙子姬昌回来成婚,他要在有生之年抱抱姬昌之子,自己的重孙子。还说要检验一下姬昌的学业成绩如何,学得究竟怎样,大商文化到底有多深厚,他要在姬昌身上验证一下。
公元前1131年的夏天,姬昌应召,告别师傅龙湖子和师弟们回到岐周。一到岐阳,姬昌就直奔爷爷岐周公住处的后宫,前来给爷爷请安,爷爷一看孙子姬昌回来了,高兴的拉着姬昌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现孙子比自己长得高大帅气,英俊潇洒,谈吐文雅,举止有度,神采飘逸,那个开心啊。爷爷赶紧吩咐侍女安排庖厨备饭,做好吃的给孙子吃,他要和孙子单独共进晚餐。天下的老人疼爱孙子都是这样,这叫隔代疼。爷爷问姬昌:“姬昌你这些年都学了那些本事,学了那些内容,说说给爷爷听听。”
“爷爷,孙子学了《九德精要》,《八卦要义》,《为政纪要》,《急事第一》,《大局观》,《为民要务》,《民本》,《大商律》,《官制》,《吏治》,《天命》,《礼乐》,《祭祀》,《占卜》,《算术数学》,《天象经》,《地纹经》,《水经》,《诗文》,《兵略》,《岐伯医经》。共计学了二十一学科。”姬昌汇报说。
“你学得很系统,看来爷爷是考不到你了,说说《岐伯医经》吧。”岐周公说道。
“《岐伯医经》,主要有《岐伯养生经》,《岐伯素问》,《灵枢》,《岐伯内经》,《岐伯难经》,《岐伯草本经》,《岐伯灸经》,《岐伯按摩经》,《岐伯脉理经》,《岐黄要术经》。由十大经组成。内容太多,一时说不清,这样吧,爷爷你把手伸出来让我看看。”姬昌说道。
爷爷把手伸出来,姬昌拿起爷爷的手,看了看手掌,又看了看手背,问道:“爷爷,你是不是经常觉得心跳得快,心慌的慌,心快要跳到喉咙眼处。”
爷爷说道:“是啊,我每天都有此症状,经常心慌意乱,太医看了,开了药,吃了,有所好转,担还是经常出现心慌。你看看手不号脉,就知道我的病情?”
姬昌笑笑没说话,继续问道:“爷爷,你每天晚上是不是头后部觉得疼?”
“是啊,每天晚上都是头痛,好几年来,一直如此,到第二天早上就好了。”岐周公说道。
“爷爷我来给你治一治,爷爷传太医来。”姬昌说道。
太医总宰应传而至,说道:“见过岐周公,见过小王子。”太医总宰行礼。太医总宰是姬昌的师叔雍医子的徒弟的徒弟。
姬昌问太医:“有七叶草吗?”
“回小王子的话,太医处没有此草,也没有听说过,也没有见过七叶草长得什么样子。”太医说道。
“派人到岐山西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