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语仲上任智得三国姬昌学业有成回周
“军师言之有物,言之凿凿,岐周之兵由你来调教,本公就放心了,希望你把这支队伍带成为训练有素的三军,战之能胜的护国之军,岐周八十万民众就靠你保护设防了。岐阳,抚风,武功,永寿四城也交给你来布防了。”
“一定不负陛下厚望,严训三军,保家卫国。”语仲朗声道。
众臣听之对话,无不叹服,大家都对语仲报以希望,强军卫国。
语仲不负众望,不负使命,大展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后人把语仲与岐周公姬亶的对话记录下来,称为《语仲谈兵要义》。
岐周公话锋一转又问语仲,问:“语仲军师,西北密须、共国、阮国三国联合侵犯麟游之地,麟游王前来相求于我,求我增兵支援前线,依你看,现在麟游之危,我当不当救?”
“回陛下,麟游之危当求,而且必需救,所谓唇亡齿寒,麟游一开战,胜败不论,都会波及岐地和永寿。岐地作为二道战线,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必战备以待。邻居家有事,我怎好袖手旁观。麟游之安危就是我岐周的安危,邻国麟游之事就是我国之事。所谓战争是用来讨伐暴乱,禁止不义行为的。抗击密须、共国、阮国三国的侵略,阻止他们的不义行为,是正义的反击战争,应当以仁爱来解救麟游民众的危难,这是为君义不容辞的事。”语仲慷慨陈词的说道。
“好,解救民众于危难,是否可有使密须、共国、阮国三国不战而退的办法。”岐周公问。
语仲道:“有是有,只是麟游王要付出代价太大,既使一时能承受得了,长期可能就很难支撑。”
“你说说看?”岐周公说道。
“我大军屯兵两万于麟游边境丈八地区,以我两万之精锐之师,量他密须、共国、阮国三国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我大军一到,双方必休战。若我大军一走,密须、共国、阮国三国必又联合再侵。所以我大军一旦驻扎麟游,必长期镇守麟游边境,难以撤退。麟游王怎能长期供养我两万大军之需?”语仲说道。
“供给之事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减轻解决麟游王的养兵沉重负担。”岐周公问道。
“我们岐周养兵之法是随军置田法,军队以兵转农之法,以兵养兵,自给自足来解决佣兵过重之法。麟游王他是否愿意随军置田呢?陛下。”语仲问道。
“如果麟游王愿意的话,大概要多少军田来安置屯军和种粮养兵之需的供给呢?”岐周公问道。
“两万之军,要五千人来养活,兵加兵农就共计两万五千人,大约要二十五方里。”语仲回道。
其实麟游王杜湛就在幕后,岐周公与军师的对话,他听的很清楚,语仲所说的随军置田法,麟游王心里一合计,觉得可行,“虽然割地二十五方里,但总比失国的好,总比亲自长期供养两万大军的好,他们自给自足,同时还保麟游十多万国人平安,保我社稷,我麟游地多人稀,干,我还很感谢岐周公的出兵援助和屯兵驻扎麟游。”麟游王干咳一声,岐周公姬亶听得清楚。
“此事我和麟游王商量后再作定夺。退朝。”岐周公说道。
公元前1133年深秋,语仲于麟游北部边境丈八之地屯兵两万五千兵,麟游王杜湛割地二十五方里,并自愿提出做岐周的附属国,在岐周的保护下臣服平安展。
公元前1132年的夏天,语仲以抗击密须、共国、阮国三国联合攻击为由,乘机于岐山之东,永寿之南的西梁山脚下也屯兵两万人,置兵农五千人,占地二十方里置田养兵,作为保护永寿的第二道防线,梁山君梁王无奈,只得应诺。否则,岐周公就要求梁王梁西也出兵援助麟游,共同抵御密须、共国、阮国的三国的联合进攻。梁王兵力不足,无兵可出,只得让语仲占地屯兵。语仲在西梁山布防,设二道防线,梁王也同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