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23 暗流
那边正好开春。

    三月十五,赵之昂暌违了几日上朝,一时间堆叠了许多的朝事,户部尚书周浦上折子,道:“……几处军费拖了两个月,现如今都在追讨,微臣实在是没有办法变出银子来。”

    “圣上。”周浦道:“春耕已过,但各地税收却还是按照以前的收,算赋每人十钱,每亩收三斛。您看,是不是要调一调。”

    赵之昂躺了三,这个问题他已经想过,颔首道:“传令下去,从今年秋起,算赋调至每人二十钱,亩收税四斛。渔业,茶税等税皆往上调上一档。”

    这样一来,到年底国库就能充盈一些。

    “和三军诏令,军费再延一月,四月中旬先发半月,其余的月月如此。国之有难,身为子民都该有所担当。”

    赵之昂完,周浦立刻记下来,应道:“是,微臣今日便就着手细办此事。”

    “嗯。”赵之昂颔首,目光一扫,就见枢密院刘长书刘大人上前一步,递了折子,“圣上,凤阳祖陵坍塌一事,微臣有话。”

    此事没有人提就奇怪了,但是眼前提的人却更奇怪,赵之昂看着刘长书,道:“!”

    一侧,赵标也是一愣,眉头紧紧蹙了起来。

    “祖陵是国之根本,微臣认为无论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都是应该的。可从去年动工至今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已经出了两次事,微臣以为,此事是不是应该再派懂土建水利者前去查看一番,免得他日再出事端。”

    他这话半句没提赵治庭,但是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不管出了什么事,到最后问题都是出在赵治庭能力上。

    “刘大人的是没错。”吏部的孙止出列,回道:“可是懂土建水利的人过去,也不能阻止当地市井盲流闹事占便宜,也不能将淮河的水引去别处,这多派一个人去,只会让事情变的更加复杂罢了。”

    “一看孙大人就不懂水利,且还不知道祖陵所建之处的地势。”刘大人道:“水是活水,如何不能引流。建造上学问也多,但凡懂一些的人,就不会盲目动工,而不考虑时地利的因素,留下种种后患。试问,将来若祖陵真被淹或是再出别的岔子,谁能担当的起这其中的责任。”

    孙大人一怔,还要再回,赵之昂已经沉了脸,看着刘长书问道:“刘爱卿的在理,你既如此明白,那可是有人举荐?”

    “微臣确实有一位。”刘长书道:“工部屯田司有位卢大人很是精通此道,微臣愿意举荐此人。”

    赵之昂目光动了动,就看着太子问道:“太子意下如何。”

    “回父皇,儿臣认为多派一人去帮忙是好事,但不可盲目听信水利,土建,有时候他们改的不是水利土建,而是风水。多有此类人打着这样的幌子,实际动的却是别的。”

    太子这话的很有意思,是在提醒赵之昂,您派人去我没意见,但是要看准了,不定对方是个庸才骗子,什么都不会乱指挥一通,把咱们赵氏的风水给动乱了。

    “嗯。”赵之昂微微颔首,“下午让此人来见朕,朕看看此人有无真才实学。”

    刘长书应是。

    早朝很长,一直到辰时才散,众人回各自的衙门,赵标则匆匆回了太子府,他的幕僚在府中等他,他一进去三位幕僚中迎了上来,道:“殿下,这位刘长书早先属下还和他一起吃过酒,不知道他怎么突然翻了脸,弹劾皇长孙。”

    赵标喝了口茶,道:“有的人就是藏的深,像毒蛇一样,关键时候跳起来咬人一口。”

    “殿下。”幕僚道:“今日这位刘大人正在长兴侯府来往密切,听要结儿女亲家了。”

    赵标喝茶的动作一顿,脸色大变,“你什么,刘长书和长兴侯要做儿女亲家?结的谁,朱正言?”

    幕僚点头,“就是长兴侯世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绣色生香简介 >绣色生香目录 > 123 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