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
字上用功夫,看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上海有你这样的人材,是上海工商界的福气。”
“赵副主委说的对极了,永祥兄是我们上海工商界的喉舌,哪方面也少不了他。”徐义德插上来说。
“我不过向赵副主委学习,有时代表他们讲几句话,向党和政府方面反映反映意见。”
“这就很重要。既要善于代表工商界,也要敢于讲话,又要勇于争取合法利益,我们民建就需要这样的人材。可惜总会这方面的人才是少了一点。”赵治国感慨万端地叹息了一声,说,“最近上海工商界的情况还好吗?”
“还好,政府调整了商业方面的公私关系,各行各业还算满意,只是有些问题……”冯永祥想借这个机会把那天会上的意见向他反映。
赵治国不等他说下去,打断他的话,说:
“这方面的问题,今天上午史步老来谈了,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都是次要的。政府既然大力调整了商业,市场已经比过去活跃,利润也比过去厚了,那些次要问题就不必向政府反映了。我了解党方面的政策是一杆子到底,只要中央开口了,地方上一定抓得很紧,坚决贯彻执行。执行当中出现问题,地方上也会注意改进的。我们不提,反而显得漂亮。我和步老商量了,他也同意我这个见解。不知你们的看法怎么样?”
徐义德听到这里,越发五体投地佩服赵治国了,究竟是中央大员呀!眼光真高。他坐在赵治国斜对面,铁算盘变成小算盘,赵治国才是真正的铁算盘。
冯永祥知道史步老上午和赵治国谈了上海工商界情况,他很不自然地把脸一沉,觉得一定是江菊霞挖了他的墙脚。那天民建分会开会,马慕韩有意不请史步云参加,要不是江菊霞向他打的小报告,找不到第二个人。马慕韩知道这件事,一定也不开心。他准备了一肚子关于调整商业的意见,现在都用不上了。正愁没有法子,赵治国征求他的意见了。他的脸慢慢又开朗起来,嘴犄角微微露出了一点笑意,改口说:
“我完全赞成你的意见。本来么,政府已经调整了,虽然还有些问题,我们不必再争了,一争,显得上海工商界太小气,斤斤计较。其实不争,政府发现了问题,必然会改进的。有些商业方面的朋友,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总想提一下好,生怕政府不了解。”
“现在政府的眼睛可亮哩,怎么会不了解!”赵治国说,“这方面的问题,这次我不打算研究了。倒是‘五反’后的劳资关系问题,我很有兴趣。”
“这的确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徐义德想到厂里的情况,忍不住抢在冯永祥前面赞扬了一句,一看冯永祥嘴嗫嚅着,要想讲话,他就没有说下去。
冯永祥果然接过去说:
“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五反’后劳资关系是一种新的劳资关系了……”
他正要说下去,忽然门外飞进来黄莺一般的娇滴滴的声音:
“哎哟,阿永在发表劳资关系的高见哩,快点进去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