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43页
    四百四十三

    第十一章

    余静和赵得宝一走进厂长办公室,梅佐贤马上从写字台前面的转椅上站了起来,笑嘻嘻地过来招待:

    “请沙发上坐。”

    余静刚坐到沙发里去,梅佐贤那边就送过来一个十六开大的本子,装订得得整齐,像是一本薄薄的书:

    “余静同志,请你先看看这个。”

    “韩工程师的建议书吗?”

    梅佐贤点点头。

    “我已经看过了。”

    “这么快?”梅佐贤吃了一惊。

    “韩工程师送了一个副本给工会,我刚刚看完,得到你的通知,就和老赵一同来了。”余静把建议书递给赵得宝,说,“你看吧。”

    “那么,老赵看吧。等一歇韩工程师和郭主任来,好一道研究。”

    赵得宝接过建议书,在手里掂了掂,沉甸甸的。他笑着说:

    “这么厚,真像一本书。韩工程师究竟是大学毕业的,一写就是这么一厚本。要是我,别说写了,就是抄这么多,手也要酸哪。”

    “我看了一个多钟头才看完。”余静说。

    “我得看上半天。”

    赵得宝仔细地打开封面,认真地在看。

    韩云程听到各个车间反映生活难做,他带着郭鹏亲自下了车间,从清花间一直看到细纱间,发现生产上有些混乱,断头率骤然上升,浪费了原棉,产量急剧地下降,深深感到问题相当严重。他原来就不主张提高工人看锭能力,认为是不可能的。现在果然看出问题来了,证明他的看法正确。提高看锭能力是工会号召的,余静在徐总经理和梅厂长面前拍了胸脯。徐总经理和梅厂长也赞成工会的主张,开足厂里的锭子,提高看锭能力,不增加工人,这再好也没有了。大家都赞成,他不好反对。但是他提了意见,厂方和工会都没接受,他只好执行了。问题出来了,他这个工程师不能说没有责任的。他想找厂方和工会谈谈,但是问题相当复杂很不容易谈。他回到家里,也在想车间的问题。要是在“五反”以前,他这个工程师不过是挂挂空名,写写条子,开开门票,派派工作,做些名不符实的事务工作,在无谓的人事纠纷中浪费了大好的光阴,一切听徐总经理和梅厂长的指挥,根本不可能真正研究技术和生产上的问题。现在不同了,他归了队,是工人阶级队伍里的一个成员,这次又是工会号召的,原棉浪费,产量降低,是国家的损失啊!他花了一个晚上,详详细细写了一份建议书,正本送给梅厂长并转呈徐总经理,把副本送给工会余静同志。梅厂长很快看完了建议书,马上打电话向徐总经理请示,本想亲自带着建议书到徐公馆和总经理当面商量。徐总经理说这两天民建上海分会开会,没有工夫,要他找工会一道商量。好在这次提高看锭能力是工会出的主意,只要工会坚持,他并不反对,这对出纱数量是有利无害的。梅厂长根据徐总经理的指示,把大家请来了。

    赵得宝把建议书刚看了一半,韩云程和郭鹏就走进来了。韩云程一见余静和赵得宝坐在沙发上,以为自己迟到了,立刻抹上袖子,看了看表:正好是四点。他说:

    “你们早来了?”

    “刚刚到。”

    梅佐贤让大家坐下。他打扫了一下嗓子,大声说道:

    “韩工程师,我把你建议书的内容详详细细向总经理汇报了,总经理很称赞你的科学态度,非常满意你办事这么认真。总经理这两天有事,没有空到厂里来,要我和大家商量商量。”

    “这只是我从技术角度上发现一点问题,不一定正确,要请你们指教。”

    “你太客气了。你是纺织专家,看问题一定有道理。不像我是半瓶子醋,办纱厂,我是半路出家的。”梅佐贤转过头来,对余静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的早晨简介 >上海的早晨目录 > 第4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