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四百二十五
第四章
那天夜里徐守仁给人民警察带上汽车,他很笃定,好像早就料到这一天要到来,并不觉得突然。他坐在汽车里,望着马路两旁的花园洋房迅速地往车窗两边闪过去,转眼之间,就经过了淮海中路,转到西藏路,向右一转弯,到了福州路,一路上没有看见行人。他不晓得要到啥地方去,等看到公安总局门口两个岗哨,汽车往里面开进去,这才意识到给抓进公安局了。
他被带到一间办公室里,屋子里的灯光刷亮,虽然已经是半夜了,里面的工作人员还十分忙碌。他们问了他姓名、籍贯和年龄,打了手印,解下他身上的皮带,取出他口袋里的人民币和一把木制的手枪。他看到那把小手枪,心头不禁一愣:怎么带到公安局来了,不是给自己增加麻烦吗?人民警察拿着那把手枪在他面前晃了晃,好像说:这也是你的罪证。他的心忐忑不安,要想拿过来扔掉,可是在别人的手里紧紧握着,怎么能拿过来呢?那些物事都叫他们留下,保存起来。
他自己拿着漱口用具和临走时妈妈给的那件圆领大红绒线衣,随着人民警察走过一条通道,跨进一道铁门,两边是一间毗连一间的牢房,给一色的铁栏杆围着,里面黑洞洞的,啥也看不见,只是两排牢房当中有一些电灯高高吊着,灯光微弱,显得阴森森的。
徐守仁给送进一间小的号子,他来不及看清里面的事物,只听见哗啷一声,牢门已经锁上了。这哗啷一声使他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逐渐清醒过来。他发现牢房里只有他一个人,三面墙壁是水门汀的,地也是水门汀的,只有正面是一根连着一根的铁栏杆。他没想到自己一个人关在这里,连个讲话的人也没有。过去,他只是听人家说坐班房,不知道是啥滋味,现在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透过铁栏杆,想看看左右两边的牢房是不是住了人,可是看不见。对面倒是看得见,但是里面的物事却看不清楚。他凝神谛听:一片鼾声,此起彼伏,萦绕在寂静的狱中。在不规则的鼾声中,可以听见橐橐的皮鞋声,那步调十分稳重而又均匀,不快,也不慢,走过去,又走过来。
徐守仁蹲在牢房里,心里惦念着楼文龙。楼文龙的声音在他耳边萦绕:“你老大说一句是一句,从来没有二话。我们有人在公安局里当承办员,捉进去的人都是他们管的。他们讲关几天就关几天,要释放就释放。如果你给捉进去,不是我说大话,只要我一只电话,马上就可以保你出来……”他想到这里,心里非常安静,觉得蹲在牢房里,等于住在旅馆里,不消几天工夫,只要楼文龙一只电话,他便可以出去,又和楼文龙一道上“七重天”白相,方便的话还可以到“又一村”下手。他觉得这一夜的生活十分新鲜,在他一生中从未经历过的。他认为这种经历是一个“英雄”人物少不了的。他读过一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总是经过曲折、复杂而又惊险的斗争,最后才为众人景仰的。楼文龙说的好:“男子汉大丈夫,做事体要勇敢,畏首畏尾,成不了气候!”他要摆出一个“英雄”的样子,啥也不在乎。楼文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和他在一道,浑身是胆,没有一丝恐惧。
现在他唯一担忧的是怎样把消息透露给楼文龙。爸爸和妈妈不知道楼文龙住的地方,楼文龙也不会到他家去找。他们几天不见面,楼文龙也许看出点苗头,说不定知道他出了事,那就好办了。不过他曾经有一阵子没有见到楼文龙,那时他并没有被捕呀!现在一些日子不见面,楼文龙怎么猜到他被捕呢?楼文龙不知道他被捕,就没法给公安局的承办员打电话,他就不能出去了。那要在这间小小的牢房里蹲一辈子吗?想到这里,他身上不禁打了个寒颤。这种生活虽说是一个“英雄”人物一生中难免的遭遇,但是要在这间牢房里待一辈子也够乏味的,亲人见不到,好东西吃不到,好衣服穿不上,“七重天”和“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