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
四百二十一
“厨子事就这么定吧。”江菊霞说,“联谊会组织简章也起草好了,请大家看看。”
她打开漆黑的手提包,取出三份简章草案分送给他们。马慕韩看了一遍,没有马上表示意见,问唐仲笙有啥地方要修改的?唐仲笙没有吭气,仿佛不大好说,江菊霞代他回答了:
“仲笙兄和我一道起草的。”
“怪不得写得这么周到。”
“军师和佳人的手笔,自然不凡!”
江菊霞瞪了冯永祥一眼。冯永祥伸了伸舌头,说:
“大姐的眼光真厉害,要把我吞下去的样子。”
“那我怎么敢?上海工商界少了你,成不了气候。”
“你是头排人物,比我这小区区重要得多了,工商界哪件事也少不了我们的江大姐。别的不说,就凭这份草案,写得多么简练有力,特别是第一条,你们听:‘上海棉纺工业资方代理人,为了政治学习和交流经验,以期在思想上和技术上求得不断进步,更好为生产服务,特组织本联谊会。’只是短短五句话,什么意思都包括在里面了,写的十分含蓄,资方代理人看到一定满意,就是政府方面见到,也保证没有话说,简直是无懈可击!适合双方的胃口,这个文章可不好写,要不是江大姐,我想,任何人是写不出来的。”
“别忘记了,这里面还有仲笙兄的功劳哩!”
“主要是大姐起草的,我不过在个别字句方面提了一点建议,那算不了啥。”
“这个草案大体可以。请阿永和你们再研究研究,我看,可以拿出去了。”马慕韩说,“我现在担心的还是备案问题。”“步老已经在工商联会上提过了。”江菊霞认为不成问题,说,“公会公方副主委也没有意见。”
“那是我们的想法。工商界同意好办,重要的是政府首长要点个头。办事总要于法有据。我们要立于不败之地,将来有啥风险也不怕了。”
“这一层我还没想到。”
唐仲笙和江菊霞一样,也以为没问题了。他们听了马慕韩这么一说,想了一条妙计:
“慕韩兄想的很对,政府首长不点头,联谊会不能正式开张,至少要打个招呼,这样就合法了。……”
唐仲笙的话没说完,马慕韩心急地插上来说:
“怎么打招呼呢?”
“这件事别人不行,只有一个人最合适……”
“谁?”江菊霞心里想的一定指的是她。
“祥兄。”
她听了冷了半截,没有吭气。
“你想得对,”马慕韩说,“阿永和政府首长常见面,闲谈中顺便提一下就可以了。”
冯永祥的脑袋摇了三摇,说:
“我吗,讲是可以讲,大体不会成问题,不过,”他的脑袋又摇了摇,才说,“这不是小事体,闲谈中提起显得有点轻率……”
“你正式找一下陈市长好了,你和陈市长不是很熟悉吗?”
江菊霞说。
“陈市长吗,的确很熟,上海解放以前,我在南京、丹阳就认识陈市长了。这事找陈市长又感到太郑重了,陈市长日理万机,不能拿这些小事体去麻烦他。”
“那么,找一位副市长谈谈,怎么样?”又是江菊霞的主意。她这位筹备主任希望早日择吉开张。
“找副市长谈倒差不多,”冯永祥想起星二聚餐会的事。“五反”时,他演了一出“火烧赤壁”,差一点过不了“关”,现在回想起来,心中还有些余悸。他竭力支持联谊会,但希望隐蔽在第二线,让别人冲锋陷阵,他在后面坐享其成,可又不能不显得很积极。他说,“我也可以找,就是我的身份不合,诸公诸婆知道,我在棉纺织同业公会并无一官半职,名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