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00页
    三零零

    勇复基不得不抬起头来,站在原来地方,望了赵得宝一眼,见他嘴紧紧闭着,皱着眉头在想,摸不清他的意见是赞成还是反对。勇复基站在梅佐贤和赵得宝之间,很难说话,更糟糕的是又不得不说话。他后悔不该跟梅厂长一道再到工会来。现在来了,却没有办法走开了。他只得吞吞吐吐地说:

    “这个办法,哎,是的,这个办法倒不错。赵同志,你说呢?”

    赵得宝没料到勇复基把问题推到他身上,没有正面回答勇复基,却说:

    “大家谈谈吧。”

    “赵同志的话对极了,”梅佐贤笑嘻嘻地扫了大家一眼,和蔼地说,“请各位工人同志指教指教。”

    谭招弟头一个开口了:

    “只要厂方认真实行,我们工人当然不反对,可不要说话不算话,别实行了两天,又不实行了。”

    “那不会,那不会,”梅佐贤再三声明,说,“经过‘五反’,资方一定讲信用,说办就办。只要工会同意,绝对实行到底。”

    “只要讲信用,就好了。”

    梅佐贤向谭招弟拍胸脯,保证道:

    “我们办厂的人,特别要讲信用,这一点,请你放心好了。”他的眼光扫到钟珮文身上,说“小钟同志,你的意见呢?你是文教委员,这事体要劳神多在工人同志当中宣传宣传哩。”

    “我?”钟珮文愣住了。

    “是的,请你发表高见。”

    “高见,我没有。”钟珮文微笑地说,“低见倒有一点……”

    “啥意见都很好。”梅佐贤一步也不放松。

    “这当然也是一个办法,”钟珮文想起今天在车间看到的标语,说,“工人也有这个要求。”

    赵得宝吃了一惊,问道:

    “工人有啥要求?”

    “要求增加工资。”

    “啊!”赵得宝问自己:谁提出这个要求?

    “今天在筒摇间里,我看到几条新标语,”钟珮文用右手食指敲了敲太阳穴,回忆地说,“是一首打油诗:生产先搞好,福利慢慢叫,讲来又说去,一套老油条。诗写的不错,不晓得是哪个写的。谭招弟,你晓得珮?”

    谭招弟给他一问,脸上立刻飘浮起两朵红云,她愣了一下,说:

    “啥人晓得。”

    这首诗是陶阿毛鼓动筒摇间工人的集体创作,昨天夜里在班上凑的,最后一句是谭招弟想起来的。陶阿毛对她表示十分敬佩,认为她想的好,写的好,可以贴到墙上让大家看看,也反映一下工人的要求。谭招弟给他捧得热呼呼的,真的贴到墙上,今天一早便在车间传开了。

    “你是筒摇间的传声筒,”钟珮文不放过她,顶了她一句,说,“你会不晓得!”

    “不晓得,就是不晓得,”谭招弟怕他纠缠下去,加了一句,“少噜苏!”

    梅佐贤插上来打圆场,说:

    “不管谁写的,反正工人有这个要求。我们也早听说了,工人想增加工资。我们这个升工办法,也是满足工人的要求。

    你们说,这个办法好吗?”

    钟珮文很想顶谭招弟几句,可是想到她天不怕地不怕,有事当面开销,别在酸辣汤面前给自己下不了台,他忍下了这口气。谭招弟顶回钟珮文,想起陶阿毛对她说升工好的理由,劲头更足,兴致勃勃地说:

    “当然好啦,升工,啥人不愿意?”

    “是啊,”梅佐贤顺着她说,“我晓得没人反对的。”

    勇复基心里稍微安定了,因为谭招弟她们也赞成。梅佐贤等了一歇,见没有人说话,进一步催赵得宝:

    “没人反对,那就算劳资双方同意,明天实行吧。”

    赵得宝望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的早晨简介 >上海的早晨目录 > 第3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