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觉自己讲话滑了边,最近工商界朋友情绪都很紧张,讲话十分小心。他懒得争辩,连忙收回来,把话题引伸开去:
“那是的,我们有现在的地位也算不错哩。我刚才说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对。真正工商界的情况,在座各位其实都比我清楚。我倒愿意听听各位的高见。”“拿我们卷烟业来讲,我同意你的看法。”唐仲笙站起来,走到金懋廉身旁说,“懋廉兄,过去我们卷烟业每月有一百五十亿的营业,现在一个月只做三十亿营业。全业银行负债就有四十亿。我们东华厂过去每月最高生产量是八千五百箱,现在一月份只生产二千箱,二月份连一千箱也不到,只有九百八十四箱。你说怎么维持?客帮呆滞不动,香烟销路差,各厂纷纷停工。最近许多小厂要关门。有一个厂的存货,照目前的销路,可以销一个月。因此,想停工。职工却不答应,又怕触犯军管会的命令。现在各业营业清淡,百货公司减少收购量,银行押汇不开放,老债又逼着要还,大家都喊吃不消。现在比较好的,恐怕要算棉纺业和复制业了,是不是?信老。”
信老没有回答,望了潘宏福一眼,想叫他说,一想,在座不少前辈,行情也熟,不如听听别人的好。他的眼睛转到徐义德身上,说:
“这个吗,最好请教我们的铁算盘,他的行情熟。”
“晓得的也不多,信老要我讲,我就讲一点。”徐义德向潘信诚点点头,把两只手交叉放在胸前,拘谨地说,“各行有各行的困难,棉纺业也不好,复制业更差,针织业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超过三百亿,二月份连一百亿也不到。毛巾被毯业二月份销量和去年同月相比,毛巾销量减少百分之四十五,被毯竟减少到百分之五十。你说这个生意哪能做?懋廉兄,我是同意你的意见的。信老,我说的不对,请你指正。”
“铁算盘说的话没一个错。”潘信诚用眼角向马慕韩斜视了一下。他现在凡是有马慕韩在的场合说话比过去更加小心,一方面因为后生可畏,马慕韩看问题确实比一般工商界高明些;另一方面马慕韩并不把潘信诚放在眼里,有时候当面顶得潘信诚下不了台;更重要的是马慕韩经常出席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会议,和共产党与政府方面的人接触的机会比他多。他不能不防他一手,别把潘信诚私下说的话漏给共产党与政府方面的人知道。他称赞了徐义德以后,有点不放心,加了一句,“最近这方面的详细情形我很不了然。”
柳惠光听了金懋廉、唐仲笙的谈话,他一直在摇头,等到徐义德说完,他忍不住唉声叹气了,皱起眉头,嘴里不断地发出啧啧的声音,哭丧着脸说:
“这样下去,怎么得了?目前我们西药业虽然还没有啥,但不久一定会影响到我们西药业的,一定会影响到利华的。
这,这,这怎么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