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5页
    一二五

    朱延年手里拿着一本福佑药房总结书和计划书。这是他在最近一个礼拜之内赶制出来的精心杰作。他早就风闻徐总经理要给三太太林宛芝做三十大寿,工商界有名人物必然前来捧场,这是他发展福佑药房业务的绝妙机会。他在工商界的历史浅,地位低,人头不熟,许多工商界一、二流人物不知道朱延年其人。参加了星二聚餐会以后,认识了一些人,也不过泛泛之交,谈不上往来,更提不到友谊。即使工商界朋友对新药业有兴趣,谁愿意投资福佑药房?谁又对朱延年信任呢?他整整思索了两天两夜,几乎茶饭都要忘记了进,他要抓住这难得的好机会。恰巧快过年了,他写个年终总结,附上今后发展业务的计划,这样拿出来一方面显得自然,有凭有据;另一方面也可以给福佑药房吹嘘一番,好取得工商界朋友的信任,投资的事就有苗头了。他邀请了严大律师,把童进和夏世富找来,加班加点,开了三个晚上的夜车,最后由严大律师杀青,连夜用打字机在薄薄的打字纸上打出。封面和封底是重磅的米色道林纸,边上打了两个眼,用一根大红丝带拴起,在封面这边打了一个蝴蝶结子。他到徐公馆来拜寿,本来只带了三本,一想,假使有许多人对福佑药房有兴趣,都要求投资,想先看看计划书,不给他一本哪能行呢?他自己点头说,应该多带几本,纵然不能全部用完,也是有备无患,免得临时要没有。他于是又带了三本,把两个口袋装得满满的。

    他走进徐公馆,拜了寿,就四处寻找工商界的人。发现他们都在东客厅和书房里,他就走过去,站在那里随便搭讪着,给大家招呼。有些人他并不认识,或者只不过一面之缘,他也亲热地招呼,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人家应付他一下,都谈别的去了,有的则走进书房,把他撇在东客厅里。恰巧马慕韩来了,他和柳惠光招呼他坐下,那边走过来韩云程,他是沪江纱厂的工程师,老板娘过生日,他算得上半个主人。徐总经理昨天就对沪江系统的人说过了,要他们帮助他招呼招呼客人。

    寒暄了一阵之后,朱延年就从西装口袋里掏出福佑药房的总结书和计划书,拿在手里,笑眯眯地望着马慕韩说:

    “提起小号来,承大家帮忙,客户抬举,总算不错。统计往来客户已遍及全国,东北到辽西,西北到天水、兰州、迪化,西南到昆明,东南到福建,……都有客户往来。全国各地和本号建立联系关系的有三千八百五十二户,经常有联系的也有一千九百四十二户。在户数方面说,私营户比重比较大;在营业额方面说,国营户占的比重大。拿今年六月份的营业额来说,就达到三十六个多亿,目前还在发展,今年八月,为了照顾到广大人民对X光器械的需要,我们福佑又特别设立了X光器械部,聘请中外X光器械专家主持这方面的事。同时,为了面向生产,扶植小型厂商,以便为今后转向工业生产打下基础,小号今年九月和大利药厂签订了合同,投资了约占大利药厂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二,使得大利药厂继续维持并扩大生产,好共同为人民医药事业服务。”

    马慕韩见朱延年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他听出了神,恭维朱延年道:

    “福佑药房的生意确是做得不错,客户遍及全国,可真不容易,现在又从商业注意到工业,朱先生的眼光远大。”

    柳惠光听朱延年叙说福佑药房发达的情况,心中未免有点醋意,以嫉妒的眼光看着朱延年说下去。

    “慕韩兄过于夸奖了,”朱延年表面显得颇为谦虚,下面接着说的却又表示出对他的赞美辞受之无愧了,“不过哩,这也是几年来磨炼出来的,现在做生意眼光不能不放远一点。”

    “你们生意为啥做得这样发达呢?”马慕韩关心地问。

    “是呀。”韩工程师说,“听说福佑药房原来并不怎么大啊。”他想起梅佐贤说过福佑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的早晨简介 >上海的早晨目录 > 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