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4页
    一一四

    “青年真了不起。”潘信诚随便答了一句。

    马慕韩见冯永祥和柳惠光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点剑拔弩张的形势,他旋即把话题拉过来,说:

    “别瞎扯了,阿永,我们谈点正经的。”

    他的意见立刻得到宋其文的支持:“好。”

    “棉纺公会要改选了,旧委员当中有一名是反革命分子,已经枪毙了;有一位病死了;有四位转业到外地去了。我们有二位委员要补进去,另外还得考虑有些委员要更换。这两天棉纺公会就要讨论,所以今天先找少数人交换交换意见,好提出去协商。”

    潘宏福立刻想起爸爸昨天在家里和他商量哪些人可以补进去,原来是为了今天早上的协商。他自己也不是委员,因为通达厂有爸爸代表了,希望这一次能够补进。他想:只要爸爸一提,就十拿九稳。潘信诚的脑筋里闪现出一个个棉纺界的活动分子,觉得不少人可以当委员,但他没有马上提出来。潘信诚想先领领行情,问道:

    “这次改选,统战部和工商联方面提出啥条件没有?就是说,有个啥原则和标准吗?”

    “那要问阿永,他同党政方面的人接触的最多,就是我们认识一些党政方面的首长,有的还是阿永介绍的哩。”马慕韩说,“阿永,你谈谈。”

    “这个吗,”冯永祥思索地搔搔头发,装出有一肚子原则和标准的神情,慢条斯理地说,“原则当然有,我听工商联的人说,要推选在历次运动中积极带头的人物,遵守共同纲领的人物,和群众有广泛联系的人物。这就是说,要推选真正能够代表我们棉纺界的人物,一点不能推板。”说到这里,他把头一摇,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圈。

    潘宏福点头赞成:“这个原则有道理。”

    柳惠光自己并不是棉纺界的人,他很希望这次能够推荐出个把熟朋友做委员,可是又不好自己提,他就尽量设法向马慕韩冯永祥的身上靠,说:

    “阿永说的极是,要有这三个条件才能当选棉纺公会的委员,一点也不含糊,真正不错。”他看冯永祥听自己一番恭维的话眉毛扬了起来,他更加把劲,巴结地说,“我还有个小小意见补充,我觉得这次改选,除了阿永说的三个条件以外,还要真正代表棉纺界的利益说话,要能够在慕韩兄和阿永领导之下做事的人。”接着他又补了一句,“还有我们的信老。”

    马慕韩听得心里痒痒的。柳惠光几句话正说到他心里,道出他今天约几个朋友谈话的秘密。他摆出平静无事的神情,附和着说:

    “惠光兄补充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公会的委员就要能够代表棉纺界的利益讲话,否则是不合格的委员,信老,你以为怎样?”

    潘信诚当时没有吭气,他认为这一点重要倒是很重要,就是不容易办到,只是马慕韩在打如意算盘。马慕韩见他没言语,转过来问宋其文:

    “其老,你看呢?”

    “我完全同意。”宋其文摸摸胡须说,“原则好谈,重要的是具体人选。慕韩老弟,谁合适呢?”

    潘信诚还是不肯给自己儿子提,他试探地说:

    “慕韩老弟,你考虑的怎么样?”

    “委员吗,”马慕韩懂得潘信诚在摸他的底,他心目中虽然已物色的差不多了,但不好意思一口说出。他曾经和冯永祥初步研究了一下,有意装出还没有具体考虑的神态,说,“我还没有想,所以约大家先来交换交换意见。具体人选,我看,得先请阿永提意见,他的人头熟。”

    “那倒不一定,那倒不一定,”冯永祥嘴上虽然很谦虚,可是他得意地站了起来,右手的食指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圈,点了点头,说,“不过,承各位抬举,看得起小弟,棉纺界的朋友确也认识的差不多。”

    潘信诚的眼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的早晨简介 >上海的早晨目录 > 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