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6页
    四十六

    佃富农李振江托人来说,他有八匹马,愿意“自动”献出四匹来,托人送上农会,并且请求准许他入会。

    “叫他入会,决不能行。”赵玉林坚决地说,“他的马,也不要‘自动’,该斗该分,要问大伙。告诉他,如今大伙说了算,不是姓赵的我说了算。”

    那人回去,把这话告诉李振江。李家从此更恨赵玉林和农工会。他一家七口,见天三顿饭,尽吃好的。处理韩老六的当天下晚,月亮还没有上来,星星被云雾遮了,院里漆黑,屋里也吹灭了灯。李振江带着他儿子,拿一块麻布,一条靰鞡草绳子,走到猪圈边,放出一只白色大肥猪,李振江上去,用麻布袋子蒙住猪的嘴,不让它叫唤,他的大儿子用绳子套住四只脚,把猪放翻,爷俩抬进西下屋。李振江叫他小姑娘在大门外放哨。他屋里的和儿媳妇,二儿子和三儿子都来到下屋,七手八脚的,点起豆油灯,用麻布袋子把窗户蒙住,拿起钦刀①,没有一点点声音,不留一星星血迹地把一口猪杀了。当夜煮了一大锅,全家大小拚命吃,吃到后来,胀得小姑娘的肚子像窝瓜似的。肉吃多了,十分口渴,大家半夜里起来,一瓢一瓢地咕嘟咕嘟喝凉水。第二天,男女大小都闹肚子了,一天一宿,女的尽往屋角跑,男的都往后园奔。

    ①钦刀:杀猪的尖刀。

    他们一家子,从此也都变懒了。太阳一竿子高了,李振江还躺在炕上。他们不给马喂料,下晚也不起来添草。八匹肥马都瘦成骨架,一只小马驹没有奶吃,竟瘦死了。

    赵玉林黑白不着家,照顾不到家里的事了。有一天下晚,他回来早些,他屋里的说:

    “柴火没有了。”

    第二天,赵玉林叫郭全海去办会上的事情,天蒙蒙亮,他走出北门,走过黄泥河子桥,在荒甸子里,砍了一整天梢条,码在河沿上。他把镰刀夹在胳膊下,走了回来。一路盘算,第二天再腾出半天的时间,借一挂大车,把柴火拉回。走在半道,碰到李振江的大儿子。

    “打柴火去了,老叔?”李家大儿子问道,脸上挂着笑。“嗯哪,好些天没有烧的了。老是东借西凑,屋里的早嘀嘀咕咕的了。”赵玉林一边走,一边说,漫不经意地就走回来了。当天下晚,半夜刮风,有人嚷道:

    “北门失火了。”

    赵玉林慌忙爬起来,挎上钢枪,往北门跑去。北门外面已经站一大堆人,漆黑的夜里,远远的,火焰冲天,照得黄泥河子里的流水,闪闪地发亮。萧队长怕是胡子放的火,连忙叫张班长带领半班人骑着马飞跑去看。赵玉林和郭全海也跟着去了。河沿上不见一个人影子,点起来的是赵玉林割下的梢条,风助火势,不大一会,一码柴火全都烧光了。赵玉林因为太忙,没有法子再去整柴火。赵大嫂子可是经历了不少的困难。

    工作队也忙。几天以来,川流不息有人来找萧队长,大小粮户都来了,献地献房,说是脑瓜化开了。来得顶早的,要算外号叫做杜善人的杜善发。

    “萧队长,”杜善人说,“我早有这心,想找您了。”萧队长瞅着这位胖乎乎的红脸关公似的人的脸。因为胖,一对眼睛挤得好像两条线。

    “我明白,”细眼睛恭恭敬敬坐在萧队长对面一条板凳上,这样说,“共产党是惜老怜贫的,我姓杜的情愿把几垧毛地,献给农会,这不过是明明我的心,请队长介绍介绍。”

    “你找赵主任郭主任去办。”萧队长说。

    “他俩不识字,能办吗?”杜善人带着轻蔑口气说。“咋不能办?识文断字,能说会唠的‘满洲国’脑瓜子,农工会还不要他呢。”

    杜善人的脸红了,因为他识字,而且是十足的“满洲国”派头。他连忙哈腰,赔笑说道:

    “对,对,我就去找他们去。”

    杜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暴风骤雨简介 >暴风骤雨目录 > 第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