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倒蒋去汪“白狐狸”大权独揽 计穷力竭唐生智逃离武汉
的军政大权,纵横捭阖,或打或拉,分化瓦解敌手,成效卓著。当然,白崇禧以其才智,在“白狐狸集团”中,成了特殊的核心人物。四分五裂,战乱频仍的中国,似乎又回到了千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汉末三分的时代。白崇禧所学,全部派上了用场。他首先策划了“倒蒋去汪”的战略大计。在利用武汉政府东征和孙传芳南下的逼人形势,逼迫蒋介石下野之后,武汉方面的汪精卫和唐生智顿时成了李、何、白的劲敌。李宗仁、白崇禧成功地利用了九江会议,将武汉方面的重要角色和一部分实力谭延闿、孙科、程潜及程的第六军和杨杰的第十八军拉到了南京方面。在李、何、白的一手操纵下,九月十六日,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正式成立,以谭延闿任主席,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等三十二人为特委会委员。次日,特委会继续开会,推定国民政府委员四十六人,以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蔡元培、李烈钧为常务委员。关于军事指挥权方面,李宗仁、白崇禧早有打算,为了不让蒋介石东山再起,同时预防野心勃勃的唐生智以第二个蒋介石的面目出现,李、白提出全军指挥权归军事委员会,国民革命军不设总司令。因此推定军事委员会委员六十七人,以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程潜、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等十四人为主席团,又以程潜、何应钦、白崇禧三人为主席团常委,军事指挥权实质上操在李、何、白手里。九月二十日,南京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所产生的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同时举行就职典礼。李、何、白巧妙地将国民党宁、汉、沪共冶一炉,以蒋、汪、胡合作,国民党大团结做幌子,成功地瓜分了国民党中央统治权,使汪精卫企图利用宁汉合作来取得国民党中央政权的政治野心完全失败,白崇禧策划的“倒蒋去汪”大计,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奇迹般地实现了。从此,“白狐狸集团”的声势,更为显赫逼人。但是,“白狐狸”的日子也并不怎么好过,国民党内各派势力表面上团结合作,实际上仍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被赶下台的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三巨头,正在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窥伺方向,积极活动,寻找卷土重来,再度上台的机会。唐生智在武汉成立武汉政治分会,割据湘鄂皖三省,通电否认南京特委会代行中央职权,唐生智迅速扩军,将原来的第八军一下扩编为三个军,近百个团,准备继续东下,直逼南京。张发奎率部回到广东后,受汪精卫的策动,反对南京政府,不断与李济深发生摩擦。长江北岸,被击败的孙传芳得到山东军阀张宗昌的支持,正在整编部队,妄图再下江南,以报龙潭战败之仇。李、何、白三面应敌,手忙脚乱。
“健生,这盘棋好生逼人呀!”
李宗仁在他的指挥部里,嘴上叼着香烟,两眼盯着地图,对白崇禧说道:“我最担心的是张发奎这小子在广东动起手来,如果广州局势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广西的地位。我第七军和第十九军远戍江南,一旦后方出事,既不能应援,又无退路,前途实不堪设想!”
北伐以来,李宗仁率第七军在前方攻城夺地,所向披靡,但他却时刻不忘两广的安危。本来,李济深、黄绍竑坐镇两广,是可信赖的,但是,现在突然冒出了个张发奎,两广再也不会平静了,李宗仁总感到身后有一把刀对着自已,日夜坐卧不安。这天,他不得不把白崇禧请来商议。
“德公放心。”白崇禧指点着地图说道:“我看任公和季宽足可对付张发奎的,两广一时不会出事。孙传芳虽得到张作霖和张宗昌的接济补充,死灰复燃重新占领了津浦路南线。但孙军新败之余,闻我军之名已胆寒,近时不会对我造成大的威胁。我看,可先置张发奎和孙传芳不顾,集中兵力,消灭唐生智!”
“对!”李宗仁迅速扔掉香烟头,用手在地图上指着武汉,说道:“消灭唐生智,我们控制两湖,与两广后方联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