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九回 倒蒋去汪“白狐狸”大权独揽 计穷力竭唐生智逃离武汉
    四十岁的蒋介石穿着一身制作考究的英国式套服,显得潇洒俊逸,象个充满洋味的绅士。此时,他正在上海祁齐路黄郛家中的客厅里,与前来送行的亲信朋友话别。

    这是民国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上午的时候。

    “祝你一帆风顺!”坐在特制轮椅上的张静江,过来拉着蒋介石的手,表情阴郁地说道。

    蒋介石紧紧地握着张静江那冰凉的手,深沉地点了点头。

    “不要怕花钱!”张静江仍阴郁地说道。他脸色苍白清癯,大约是行走不便长期坐在轮椅上的缘故吧,脸上总是显得很阴郁,连微笑也给人一种阴冷压抑之感。他对蒋介石谆谆告诫道:“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宋老太太,不管他们提出什么样的苛刻条件,都可以答应!”

    蒋介石心头一热,又紧紧地握了握张静江那冰凉的手,又一次深沉地点了点头,脸上充满感激之情。张静江是个特殊的人物,他既是个富有的古董商和银行家,又曾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他同时又是一个瘸腿的残废者。早年,他曾劝蒋介石到广东投奔孙中山效力。蒋介石在孙中山处不得志,常常从广州跑回上海或奉化以示消极,张静江便每每把他劝回去。特别是蒋母过世时,蒋介石正虔诚地为母守灵,恰在此时,孙中山急需蒋介石谋划军事、张静江闻知,毫不犹豫地直赴奉化溪口,到蒋母墓前劝说蒋介石立即回到孙中山那里,他毅然代蒋居丧守灵。张静江此举,使孙中山和蒋介石都深受感动。如今,蒋介石正面临着政治上最大的挫折,在亟需帮助的时候,张静江又坐着他那只轮椅,表情阴郁地出现在蒋介石面前,在政治上为蒋卷土重来而出谋划策,蒋介石怎不感恩戴德呢?

    一个多月前,蒋介石在白、何、李——京沪报纸上说的“白狐狸”的逼迫之下,忿然离京下野,返回老家溪口。此对的蒋介石,正值盛年,政治上的抱负,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在他的同辈人中简直无人可比。他怎能在憩静秀丽的溪口老家住得下去?他人在溪口,心在南京,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当孙传芳倾其精锐渡江猛攻南京时,他在溪口也是昼夜不眠,他知道,无论孙军渡江成功与否,对他都没有任何好处,孙传芳胜利了,京沪杭仍是孙的地盘,“白狐狸”胜利了,南京一带也无他立足之地,孙传芳与“白狐狸”在血战中双方伤亡殆尽,也照样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因为野心勃勃的唐生智正陈兵长江上游,等待着坐收渔人之利,入据六朝故都。蒋介石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这一盘棋,全被封死了。他每日在母亲的墓前垂首沉思,徘徊踯躅,一筹莫展。不久,龙潭大捷的消息传来,更是使他震惊,他没料到白、何、李三人竟以劣势兵力,在十分艰难的局面下,把猖狂的孙传芳数万大军一举歼灭。然而更使他惊悸不安的是,在他离开军队后,何应钦和白崇禧竟得心应手地指挥他的黄埔军队,特别是白崇禧闻知孙军渡江,即从上海驱车返宁,途中被阻于镇江,白氏当机立断在镇江组织指挥所,就地调动沪宁线上的东路军刘峙、卫立煌两师驰援龙潭,与李宗仁、何应钦两路人马围歼龙潭孙军。虽然白崇禧处事的机智果决,他是深知的,但刘峙、卫立煌奉令行动的迅速,官兵作战的勇猛,却远出他意料之外。他心头隐隐作痛,差点呕出血来。自民国十三年黄埔建军以来,他即处心积虑地培育自己的嫡系部队,对于孙中山革命屡遭失败的原因,蒋介石看得很清楚,那是孙中山没有自己的本钱——军队。他要继承孙中山的事业,就非要有一支忠于自己的嫡系部队不可。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蒋介石总算亲手培育出了自己的部队。可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嫡系部队竟那么轻易地为别人所指挥,替桂系火中取栗。蒋介石深深知道,他如果在近期之内,政治上无所作为的话,他赖以生存起家的本钱——黄埔军队将被何、白攫为己有,到那时便什么都完了!他正在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桂系演义简介 >桂系演义目录 > 第三十九回 倒蒋去汪“白狐狸”大权独揽 计穷力竭唐生智逃离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