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内外交困总司令被迫下野 龙蟠虎踞“白孤狸”屡战石城
,好一会,才忿然而道:“这样,我就走开,让你们去和好了!”
白崇禧马上说道:“我看此时为团结本党,顾全大局计,总司令离开一下也好,否则陡然在政治上掀起一个大风浪,那就大可不必了!”
“好,好,我就走吧!”
蒋介石拂袖而起,头也不回地走下石舫,踉踉跄跄地去了。何应钦呆呆地望着蒋介石那瘦长的身影,好久才说出一句话来:“德公,健生兄,我……我们该怎么办呢!”
“他去了也好,让我们来试试吧!”李宗仁把半截烟头扔到水池中,将衣袖往上一撸,显得雄心勃勃。
石舫仍在静静地泊着,那只令人厌烦的蝉还在噪鸣,西花园中一切依旧。可是,两天之后,沪宁一带的报纸在头版头条上刊出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白狐狸’集团窃居南京党、政中枢,蒋总司令被迫下野!”
有的报纸还将“白狐狸”——白、何、李三人绘成生动的漫画刊出,“白狐狸”集团之名遂不胫而走。
八月十二日,蒋介石黯然离开南京,前往上海。抵沪后,发出下野通电,旋即往老家奉化去了。
激烈的枪炮声震撼着古老的石头城,这六朝金粉之地,不知曾抛洒过多少鲜血和尸骨!现在又一场空前的血战正在城外展开,谁胜谁负,尚难预料。
李宗仁又是一夜没有合眼,火线上似乎没有什么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第七军军长夏威指挥反攻龙潭车站,已激战两天两夜,尚未将孙传芳的部队击败,南京前途极为险恶,李除仁心情非常沉重,在司令部里踱来踱去,回想着蒋介石下野后的纷乱局面……
蒋介石于八月十二日下野离开南京后,武汉方面东征讨蒋果然失去口实,加上张发奎部东下进入江西后,所部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和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率部于八月一日在南昌举行暴动。贺、叶此举,使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支离破碎,张见东征不成,遂率残部返回广东去了。唐生智见张发奎既去,实力受损,又在重组东征阵营,此时蒋介石虽已下野,但唐生智的野心却正在膨胀,他哪里便肯罢兵。南京方面,自蒋介石下野后,李宗仁便成了南京政府的代表人物,军事方面,由李宗仁、何应钦和白崇禧三人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统一指挥部队。白崇禧出任淞沪卫戍司令,他以参谋长张定璠为上海市市长,将上海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李、何、白逼走了蒋介石,控制了南京政府,野心勃勃,不可一世。特别是李宗仁和白崇禧,更是满心欢喜,因为他们打出广西才一年多的时间,便成了南京的主人,他们置酒庆贺,以“洪、杨”自比,坐镇广东和广西的李济深、黄绍竑,当然也感到心花怒放。不过,老蒋虽去,而南京所受到的压力却并不减轻,唐生智东下各军仍步步向南京紧逼。孙传芳则设司令部于蚌埠,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渡江。为了避免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李、何、白联电武汉政府汪精卫和谭延闿,谓蒋已下野,东征实无必要,请唐孟潇饬令各军停止东下。李宗仁旋即乘舰亲赴九江,与汪、谭及唐生智等人就宁汉合作问题协商办法。随后,李宗仁又邀请谭延闿、孙科来南京,继续会谈,以促成宁汉团结。不料,李宗仁偕谭、孙乘舰返宁途中,在大胜关附近,即遇孙传芳之兵大举渡江,他们在江上与孙军渡江部队鏖战一番,将其击退,回到南京时,城外已是枪炮连天了。原来,被北伐军从江浙一直赶到山东的直系军阀孙传芳,见宁、汉对立,国民党内纷争不已,蒋介石下野,南京局势不稳,认为正是他重整旗鼓,再下江南的极好时机。为了抢在武汉方面的唐生智前头入据南京,孙传芳决定发动六万大军进行敌前抢渡长江的军事冒险计划。渡江计分三路:第一路,以郑俊彦为总指挥,以郑的第十师为主力,由浦口附近自选有利地点,抢渡长江,进攻下关,占领南京;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