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密谋反共上海滩蒋桂勾结 磨刀霍霍四一二屠夫清党
好了清党反共的党内手续。四日九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邓泽如、黄绍竑、吴稚晖、李石曾、蔡元培、古应芬、张静江、陈果夫等人联名发出一通长达三千余言的“护党救国”通电,至此,蒋介石清党反共的政治准备就完成了最后一道手续,下手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
民国十六年四月十二日凌晨,上海戒严司令白崇禧,戎装毕挺地坐在他的办公室里,聚精会神地阅读《战国策》。这是白崇禧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愈是在戎马倥偬之中,大战即将展开之际,他愈是镇静异常,能读一些他认为要常读而平日又为军政事务所干扰不能潜心研读的书籍。他喜欢读《孙子》《春秋》《战国策》《史记》等古书,还喜欢研究拿破仑和华盛顿。今晚,从天黑之后,他便坐在司令部里读书。他生活颇俭朴,办事严谨,办公室有一部老式电话机和一台古老的挂钟,没有皮沙发之类的奢侈品,只放着几张没有什么特色的木椅。办公桌也是旧的,黑亮的油漆已经斑剥,桌面上摆着文房四宝、卷宗,除写字的位置外,几乎被许多线装书占满。四壁墙上,全是军用地图,这些地图中最显眼的要算是那幅上海市区的地图了,那上边画着许多红蓝色的圆圈、三角形和一支支令人触且惊心的红色箭头。白崇禧在埋头读书,墨绿色的宝塔式台灯,散发着桔黄色的光,将他俊俏的身影投在墙壁上。他象一个勤学苦读的高级军校学生,正利用午夜的宁静孜孜不倦地攻读着功课。整个司令部,也都十分安静,除了必要的警卫、通讯和作战参谋执行必要的勤务外,其余人员都已睡去。司令部只有白崇禧办公室那台古老的挂钟,在发出嘀达嘀达的走动声,它那急促的声音。仿佛要向已经沉睡了的上海市民乃至全中国的所有国民宣告一件异乎寻常严重的事件……
这是江南的春天,正是莺飞草长、杂花生树的时节。春夜里,一轮明月幽幽地照着沉睡了的大地。地处上海市郊的龙华,静得出奇,连田野上的虫子叫声都听得见,湿润的春风,正拂动着长长的柳丝,把油菜花的清香送到每一个角落。
“当、当、当、当”那古老的挂钟敲了四响,拂晓前的大地,还没有醒来,远处的村庄里,有隐隐可闻的鸡啼声,白崇禧毫无倦意,仍在灯下攻读着。
“嘀铃铃……”
那台老式电话机响了,白崇禧伸手拿过话筒,送话器中传来蒋介石那一口蹩脚的浙江国语:“唵,健生吗?有什么情况?”
白崇禧淡淡一笑,心里说道,“他倒沉不住气了。”他平静地对蒋介石道:“总司令还没睡吗?再有一个多小时天就要亮啰!”
“我问你,有什么情况没有?”蒋介石不耐烦地问道,他声音干涩,大概也是一夜没睡。
“动手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啊,总司令打打盹,就可以听到好消息了。”白崇禧说话的声音平静而亲昵,仿佛他正和一位老朋友闲聊什么事一般。
“嗯,嗯,这个,我没法睡……”蒋介石放下了电话。
白崇禧被蒋介石这一扰,看书的兴趣顿时索然,他离开坐椅,在室内缓缓踱步,饶有兴味地回味着几天来,他和蒋介石两人所导演的这一幕即将以鲜血和尸首作为开场的戏剧。
蒋介石来龙华与李济深、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人并过清党反共会议之后,过了两天,上海总工会大概觉得形势有点不对头,便派代表到齐祈路交涉使署去见蒋介石。工会代表陈述了上海总同盟罢工响应北伐军之经过。蒋介石微笑着连说道:“这个,很好,是很好的!”
“传说蒋总司令有将驻闸北的薛岳师长调走,由第二师师长刘峙驻防,并将敝会纠察队缴械消息,请总司令一言以释群疑。”工会代表说道。
“这个,纯属子虚。纠察队本应武装,断无缴械之理,如有人意欲缴械,本总司令可担保不缴一枪一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