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六回 风卷残云东路军扫荡浙江 坐收渔利白崇禧单骑入沪
日不离左右,现在他率军到了杭州,才觉得手脚松开些。何应钦邀白崇禧去西湖赏霓景,白崇禧却摇着头,说道:“天下未靖,哪有心思游玩!”

    “到外面好说话,走!”何应钦也不管白崇禧愿不愿,拉着他便往外走。卫士们马上从衣架上取下这两位“老总”的黄呢军大衣,跟着出了大门。

    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偌大的西湖,冷冷清清,湖岸旁的古柳,长长的枝条根根银白,大地风雪弥漫,平地雪深半尺,只有那古老的断桥,一边积满白雪,一边却能看到桥上光秃的石板。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湖水里,悄然无声。湖边的雪地上,不时可见冻僵了的饿殍。卫士们忙上前,将黄呢军大衣披在何、白二位总指挥身走,然后远远地跟着。

    “健生兄,你在总司令身边这些日子,有何观感?”何应钦冻得红红的脸上,挂着那种好心肠老婆婆才特有的慈祥微笑,一边走,一边向低头沉思的白崇禧问道。

    “敬之兄,总司令的为人脾气,你比我更清楚!”白崇禧淡淡笑道。

    何应钦听出白崇禧话中有不平之意,便叹了一声:“总司令这个人,唉!”

    何应钦在蒋介石手下受的气其实比白崇禧还要多得多,但何平素能忍耐,他的耐性,象黔桂一带圩场上的老太婆,蹲在人群最为闹热的地方,厮守着一小筐鸡蛋和菜蔬,默默地等着主顾,一直等到天黑,圩场上散尽最后一个人。何应钦内心对蒋介石亦不满,但他胆小涵养也好,轻易不敢有所表露。何应钦也象一切握有枪杆实力的军人一样暗藏野心。他掌握着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又当过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校长,在军队中颇有影响,他很早就注意上了白崇禧这位“小诸葛”,因此,在远离总司令部的杭州,他决心拉拢一下同是大西南邻省的这位“小诸葛”。

    “敬之兄,我宁愿当你的前敌总指挥,也不愿当总司令的参谋长!”

    白崇禧的想法,正与何应钦的心思合拍,何是想拉白为己用,以增强他在蒋系中的实力和地位,有朝一日取蒋而代之;白则是想把何从蒋系中挖出来,使蒋介石失去臂膀,削弱力量,待时机成熟,由李宗仁取而代之。他们之间虽然最终目的各异,但在取代蒋介石这一点上,乃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何之白一拍即合,他们的勾结实自东路军占领杭州始。蒋总司令那时在南昌忙于应付武汉方面的麻烦事,又还没有戴笠一类的角色通风报信,因此何、白二人在杭州打得火热,他竟还蒙在鼓里。

    雪越下越大,大地一片银白,何、白二人,在湖边漫步,军靴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深深的印迹,很快,大雪又把这些脚印掩没了,他们的秘密勾结,也象落在雪地上的印迹一般,无人能够知晓。

    东路军在杭州一带稍作休整,全军编为六个纵队,兵分两路向上海攻击前进。白崇禧率第一、二、三纵队为右翼,自嘉兴向淞沪推进;何应钦率第四、五、六纵队为左翼,攻取常州、丹阳。白崇禧以风卷残云之势向上海前进,攻松江,克青浦,下昆山,接连消灭敌军两个混成旅,白崇禧一马当先,亲率薛岳师攻占龙华。何应钦带领的东路军左翼则占领苏州。中国最大的都市——上海,已经在望。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海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革命暴风雨。

    中共中央派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兼浙江区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到上海组织武装起义。民国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十二时,上海八十万工人总同盟罢工开始,同时举行武装起义。白崇禧是三月二十二日上午抵达龙华的,上海市区,枪炮连天,火焰腾空,英雄的上海工人纠察队正与装备精良的北洋军阀毕庶澄部在浴血奋战中。恰在这时,蒋总司令派人给白崇禧送来一道密令和一封密函。那密令写道:“我军如攻上海,至龙华、南翔、吴淞之线为止,不得越过此线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桂系演义简介 >桂系演义目录 > 第三十六回 风卷残云东路军扫荡浙江 坐收渔利白崇禧单骑入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