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四年析置蒙泽县。五年以贵州之岭山来属。贞观十二年省蒙泽入焉,后又省岭山。从化,中下。本淳风,武德四年析宁浦置,永贞元年更名。乐山。下。
浔州浔江郡,下。贞观七年以燕州之桂平、大宾置。十三年州废,县隶龚州,后复置。土贡:金、银。户二千五百,口六千八百三十六。县三:桂平,下。本隶贵州,武德五年隶燕州。七年置陵江县,十二年省入焉。皇化,下。本隶绣州,贞观七年来属。大宾,下。
峦州永定郡,下。本淳州,武德四年以故秦桂林郡地置,永贞元年更名。土贡:金、银。户七百七十,口三千八百三。县三:永定,下。武罗,下。灵竹。下。
钦州宁越郡。土贡:金、银、翠羽、高良姜。户二千七百,口万一百四十六。县五:钦江,下。东南有西零戍。保京,下。本安京,至德二载更名,内亭,下。武德五年以内亭、遵化二县置南亭州,贞观二年州废,二县来属。遵化,中下。灵山。下。本南宾,贞观十年更名。
贵州怀泽郡,下。本南定州郁林郡,武德四年曰南尹州,贞观八年曰贵州,天宝元年更郡名。土贡:金、银、铅器、纻布。户三千二十六,口九千三百。县四:有府一,曰龙山。郁林,中下。怀泽,下。武德四年置。潮水,下。武德四年析郁林置。义山。下。武德四年更马岭县曰马度。贞观后省,天宝后更置,曰义山。
龚州临江郡,下。贞观七年,以燕州故治,析浔州之武林、燕州之泰川置,后徙治平南。土贡:银。户九千,口二万一千。县五:平南,下。贞观七年置,又置西平、归政、大同三县。十二年省泰川入平南,又省归政、西平。武林,下。本隶藤州,贞观七年来属。隋建,下。本隶藤州,贞观十三年来属。大同,下。阳川。下。本阳建,后更名。
象州象郡,下。本桂林郡,武德四年以始安郡之阳寿、桂林置,以象山为州名。贞观十三年徙治武化,大历十一年复治阳寿。土贡:银、藤器。户五千五百,口万八百九十。县三:阳寿,下。武德四年析桂林置武德、西宁、武仙三县。贞观十二年省西宁入武德,天宝元年省武德入阳寿。武仙,下。乾封元年省桂林县入焉。武化。下。武德四年析桂州之建陵置,本隶封州,后隶晏州;又析阳寿置长风县,隶晏州。州废,县皆来属,大历十一年省长风入焉。
藤州感义郡,下。本永平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银。户三千九百八十。县四:镡津,中下。初州治永平,无镡津,又有隋安、贺川、宁人等县,皆贞观后省并更置,而宁人隶容州,永平隶昭州。有铅。感义,下。本淳民,武德中更名。义昌,下。本安昌,至德二载更名。宁风。下。武德五年以县置燕州,以贵州之桂平隶之。贞观三年又以藤州之大宾隶之,增领长恭、泰川、池阳、龙阳四县,治长恭,五年置新乐、宁风、梁石、罗风四县。七年更名泰州,徙治宁风,更池阳曰承恩,复以藤州之安基隶之;以梁石、罗风隶藤州;省长恭县。八年徙治安基,复为燕州。十二年省龙阳、承恩二县。十八年州废,以宁风来属。后省新乐、安基、梁石、罗风。
岩州常乐郡,下。调露二年析横、贵二州置,以岩冈之北因为名。天宝元年曰安乐郡,至德二载更名。土贡:金。户千一百一十。县四:常乐,下。本安乐,萧铣分兴德县置。贞观元年省,乾封元年复置,隶郁林州,永隆元年来属。至德二载更名。恩封,下。本伏龙洞,当牢、宜二州之境,调露二年与高城、石岩同置。高城,下。以高城水名。石岩。下。
宜州龙水郡,下。唐开置,本粤州,乾封中更名。有银、丹沙。户千二百二十,口三千二百三十。县四:龙水,下。崖山,下。东玺,下。天河,下。邕管所领,又有显州、武州、沈州,后皆废省。
瀼州临潭郡,下。贞观十二年,清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