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德元年曰熊州。二年更宜阳曰福昌,因隋宫为名。四年以洛州之寿安隶之。贞观元年州废,以福昌、永宁二县隶谷州。六年徙谷州来治。八年以虢州之长水隶之。显庆二年州废,以福昌、永宁、长水来属。西十七里有兰昌宫;有故隋福昌宫,显庆三年复置。有女几山。长水,畿。本长渊,隶弘农郡,义宁元年更名。武德元年隶虢州,贞观八年隶谷州,显庆二年来属。有锡。西有高门关、松阳故关、鹈鹕故关。永宁,畿。本熊耳,义宁二年更名,隶宜阳郡。武德三年以永宁、崤置函州。八年州废,以永宁隶熊州,崤隶陕州。西五里有崎岫营,西三十三里有兰峰宫,皆显庆三年置。寿安,畿。初隶谷州,贞观七年来属。西二十九里有连昌宫,显庆三年置。西南四十里万安山有兴泰宫,长安四年置,并析置兴泰县,神龙元年省。有锦屏山,武后所名。密,畿。武德三年以县置密州,并置零水、洧源二县。四年州废,省零水、洧源,以密隶郑州。龙朔二年来属。有羽山。河清,畿。本大基,武德二年置,隶怀州,八年省。咸亨四年析河南、洛阳、新安、王屋、济源、河阳复置,并置柏崖县,寻省柏崖。先天元年更名。会昌三年隶孟州,寻还属,后废。咸通中复置。有柏崖仓。颍阳,畿。本武林,载初元年析河南、伊阙、嵩阳置。开元十五年更名。西北有大谷故关。倚箔山有锺乳,贞观七年采。伊阳,畿。先天元年析陆浑置。有太和山。有银、铜、锡。伊水有金。王屋。畿。武德元年更名邵伯,隶邵州。贞观元年州废,隶怀州。显庆二年复故名,来属。有王屋山。
汝州临汝郡,雄。本伊州襄城郡,贞观八年更州名,天宝元年更郡名。土贡:施。户六万九千三百七十四,口二十七万三千七百五十六。县七:有府四,曰龙兴、鲁阳、梁川、郏城。梁,望。本承休。又有梁县在西南四十五里。贞观元年省梁,更承休曰梁。西南五十里有温汤,可以熟米。又有黄女汤。高宗置温泉顿。有石楼山、永仁山。郏城,紧。鲁山,上。王世充置鲁州,武德四年废。俄以鲁山、滍阳复置鲁州。贞观九年州废,省滍阳,以鲁山来属,有尧山。有银。有汉故关。叶,紧。本隶许州,武德四年以县置叶州,五年州废,隶北澧州。贞观八年隶鲁州,州废,隶许州。开元三年,以叶、襄城及唐州之方城、豫州之西平、许州之舞阳置仙州,二十七年州废,县还故属,未几以叶来属。大历四年复以叶、襄城置仙州,又析置仙凫县,以许州之舞阳、蔡州之西平、唐州之方城隶之。五年州废,省仙凫,余县皆还故属。有黄城山、白石山。襄城,望。武德元年以县置汝州,并置汝坟、期城二县。贞观元年州废,省汝坟、期城,以襄城隶许州,开元二十七年来属,二十八年还隶许州,天宝七载复来属。龙兴,上。本湍阳,武德四年置,贞观元年省。证圣元年析郏城、鲁山复置,曰武兴。神龙元年更名中兴,寻又更名。临汝。上。先天元年置。有清暑宫,在鸣皋山南,贞观中置。
右都畿采访使,治东都城内。
陕州陕郡,大都督府,雄。本弘农郡,义宁元年置。武德元年曰陕州。三年兼置南韩州,四年废南韩州。天宝元年更郡名。天祐元年为兴唐府,县次畿、赤。哀帝初复故。土贡:麰麦、栝蒌、柏实。户二万九百五十八,口十七万二百三十八。县六:府十五,曰曹阳、崇乐、华望、安城、桃林、夏台、万岁、安戎、河北、忠孝、上阳、底柱、夏川、望陕、古亭。陕,望。有大阳故关,即茅津,一曰陕津,贞观十一年造浮梁;有南、北利人渠,南渠,贞观十一年太宗东幸,使武候将军丘行恭开;有陕城宫;有广济渠,武德元年,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长孙操所开,引水入城,以代井汲;有太原仓;有岘山。峡石,上。本崤,义宁二年省,武德元年复置。贞观十四年移治峡石坞,因更名。有底柱山,山有三门,河所经,太宗勒铭;有绣岭宫,显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