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正在消失的身体 2
能消耗身体热量燃烧脂肪,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甲亢患者非常能吃但人却仍然很瘦的缘故。
最后,孤独绝望、缺少关爱的凯伦在经历了几段心理治疗,走完了几段坎坷路途后,于1983年2月4日因大量服药引起的心脏衰竭离我们而去,终年32岁。
该对进食障碍的成因做个总结了!我搬来了在解释病因中经常出现的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三因素兄弟。
第一个,社会因素:
要说啊,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是目前为止确诊的心理障碍中与社会文化相关性最强的!是什么驱使年轻人进入一种半饥饿和自我清除(呕吐等)的惩罚性游戏中呢?不说别的,打开电视与电脑,各种减肥广告和诸多诸如不瘦就去死的呼喊扑面而来,外加很多明星的以身作则。这些榜样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让你无法自控地在当今审美标准的大河中随波逐流,倘若想不干,压力顿时倍儿大。
所以许多处于竞争社会的中上等阶层的年轻女性认为:自我价值、幸福和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形的各项测量分数,以及身体中脂肪的百分比。实际上,它们真的与个人的幸福以及成功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这种必须变瘦的社会强加于你的愿望会直接促使人们去节食,这是滑向进食障碍危险深渊的第一步。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研究结果:
女人眼里最具吸引力的体重远比她们现在的实际体重要低得多,而男人眼里最具吸引力的体重远比他们现在的实际体重要高得多。
女人认为在男人眼里她们应该是更瘦一些才好,男人们认为在女人眼里他们应该是更胖一点,肌肉更多一点才好。
因此可以解释,为什么进食障碍多发于女性身上。
其实绝大多数的女性所喜欢的男性体型是一种普通的体型,而不是那种有很多肌肉的。
有段时间我特别迷范迪赛尔(VinDiesel),就是主演《速度与激情》的那个光头猛男,但我是在此之前很早就开始喜欢他的,看过他所有的作品。我那时把各种屏保和桌面照片统统换成他的头像,这种情况被身边几个熟识的男性朋友看到后,他们一个个若有所思,喃喃自语。一段时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刻意地跟我展示过经一番苦练后微微隆起的肱二头肌、胸肌、三角肌、各种肌
真是有够可爱啊!我喜欢范迪塞尔是因为迷恋他那磁性的声音、销魂的眼神,还有举手投足的范儿,只是这些而已。
呵呵,所以说男女两大阵营真是时不时就不小心活在对彼此的误会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女生间都有一些友情小团体,团体中一些成员对于身体的过分关注也会引发其他人有相同的反应,导致跟风节食的现象出现。
小团体说完,一转进入大团体家庭。
典型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家庭特点是成功、进取心强、关注外表和尽力保持和谐。这些和凯伦家庭的特点不谋而合。在这种家庭中,为达到这些目标,成员间常常忽视彼此的感受,缺乏应有的交流。
此外,有进食障碍的女孩的母亲也常常扮演一个社会信息传递员的角色,经常告诫女儿要瘦,胖是无药可救的。如同凯伦母亲对凯伦宽大身材的不耻一样,这些母亲本人也有明显的完美主义倾向。
第二个,生物因素:
像许多心理障碍一样,进食障碍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家族中有亲属患进食障碍的人比一般人群发病率要高4~5倍,因为面对生活中同样的刺激事件,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的倾向。这种焦虑一出,就必须靠各种不当的进食举动来缓解它所带来的痛苦。
第三个,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