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迈不出去的腿 3
作者:你后来又放弃了,为什么?
小倩:只因为我的父母!我父亲牺牲了一切他的生命来养育我,不是为了看到我因为这点问题就没出息到自杀。我的妈妈,如果看到我自杀了,会对她造成多大的伤害啊,她也会自杀的。早早地就失去了一个孩子,失去丈夫,最后所有人都离她而去了没有人能够承受这些的,没有人!我永远不能离开我的母亲,我绝不能自私到这种地步!
听到小倩的这种想法,我也基本上算放下心来。至此,我也可以对她的病症做一个基本但明确的诊断了:和先前的大娘一样,她也是严重的广场恐惧症患者。
先说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在前面故事中弗洛伊德提到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我的人格结构。
他强调了,人格中的这三个我彼此之间要能和平共处,互相制衡,那么这个人才能安然无恙。一旦三个我打了起来,或者它们都被别人打了,那这个人可能就不淡定了,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大家都清楚,本我这家伙平时脾气就不怎么好,因为它代表了原始的兽性,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威胁性,是个不讲道理的主儿。而广场恐惧症中产生的焦虑却能激活和强大本我的力量。于是平时忍气吞声受制于超我的本我,现在想要揭竿而起了,灭了丫的!
超我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因为是由道德与规矩演化而成的,它把自己当成了正义的化身!现在下面要反,该怎么办?必须立马采取行动,派兵镇压本我你这小贼!
于是,在超我的感召下,自我也开始意识到了本我复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秉着以大局为重的观点,自我启动了个体的防御机制,即个体将尽最大努力躲避他所恐惧的事物或情境。我把能引起焦虑的东西都给你撤了,没了焦虑做能量,看本我你还哪儿来的劲折腾?
于是广场恐惧症中对事物和情境的逃避行为就产生了。
谈到惊恐发作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正是由于本我一次次地试图冒犯和取代超我的至高地位,才使患者心理受到很大压力,惊恐发作,场面一度失控。还好,每每这时自我就会出面斡旋,抵挡和击退本我的进攻,才使得惊恐发作减轻直至消失。
精神分析主义学派的一家之言已经讲完了,下面来说说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
行为主义学派的人说了,我们不像精神分析主义扯这个我那个我的,整得那么深奥。我们还是老一样,就来条件反射!
他们认为广场恐惧症中的恐惧和焦虑都是通过条件反射获得的。比如,你以前是不害怕蜘蛛或者蟑螂的,但是它们与某件让你感到厌恶的事联系起来了,那么在这种联系进一步加深后,你也会对蜘蛛或者蟑螂产生恐惧。如:小男孩本来不害怕大蜘蛛,但是大蜘蛛咬了他,并且还在他身上织网(电影里有的),那么这小男孩可能就会患上蜘蛛恐惧症。又如:一个成年人以前不害怕苹果,可是有一次他吃苹果时弄断了一颗牙,那么这个无辜的苹果以后很可能会成为这个人恐惧的事物。
废话不多说了,上害怕四部曲。
害怕见牙医:
广场恐惧症也是,当你某次身体不适或受到某种刺激时和某幅场景联系到一起了,于是:
说完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学派,认知主义也过来凑热闹。他们认为,错误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导致广场恐惧症的发生,广场恐惧症患者都是因为想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