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二 譬喻品第三
我们这个报身,这个有情世界。三界中欲界众生执著于五欲(财、色、名、食、睡),或执著于五尘上(色、声、香、味、触)。色界众生执著于味禅(四禅天众生执著于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所以初禅天叫离生喜乐地,二禅天叫定生喜乐地,三禅天叫离喜妙乐地,四禅天叫舍念清净地。喜乐、妙乐、清净都是坐禅中一种滋味,他贪恋这些滋味)。无色界执著于定,虽云:「勤修戒、定、慧。」亦不可执著于定。人由于有各种执著,有所贪恋,故不能脱离三界,舍不得放下愚痴的知见,所以在此间流连忘返。

    「或当堕落」:谓众生或会堕落,意思是能改过自新,知道觉悟就可免于沉沦。但因为愚痴,执著于五欲,而致堕落三途(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众生又因无知,染苦为乐,背觉合尘,故堕落此三恶道。堕落而被八苦、五蕴(色、受、想、行、识)之火所燃烧,犹不觉悟,不知这猛火会烧掉其法身、善根。

    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著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众生不知被八苦、五阴所烧,十八界是盛载诸苦的器皿,不知寻出舍离,不知这是丧失法身的因由。「但东西走戏」:漫无目的,四处流逸,背明向暗,生死往还,忽然而天,忽然而地,总脱离不了三界。「视父而已」:是比喻不遵从大乘佛法,犹如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就算其父亲训示之,仍置之不理。虽然众生不听训诲,不受教化,佛因为本著大慈悲心所以仍不舍离众生,视众生如亲生子,悲心愍切。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

    当时,长者即佛,作如是想:这大舍宅已被八苦、五蕴之火焚烧,我若不与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及五百人(五道众生)即出离这火宅,就必然要为大火所烧。前面曾说佛已出离火宅,何以现在又说在火宅被火所烧呢?其实佛的法身已得安稳离三界,现在被火所烧者是佛的应身。如今我应设立权巧方便之法,令一切众生不被八苦、五蕴等所害,不受业火所烧。

    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後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

    「父」即佛亦即长者,所谓「知子莫若父」,作为父亲者最明白子女的喜恶,知道他们的心意。知众生者莫若佛,佛洞悉一切众生的根性。「先心各有所好」,众生以前所学习的小乘佛法。「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著」,各人所修的法不同,有修布施、四谛法、十二因缘法,都是各有其可乐之处。

    佛又告诉他们:你们所玩乐者都不是特别有趣的,而我现在有更新奇难得的玩具,你们若不拿取,将来一定会後悔。有这麽多的「羊车、鹿车、牛车」,「羊车」譬喻声闻,是为小乘。「鹿车」譬喻缘觉,鹿比羊力大是为中乘。「牛车」譬喻菩萨,牛力更大,可以运载更多东西,故喻大乘。这些车都在门外放置,你们快点出来取吧!你们喜欢的,我都一一赏赐给你们。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

    当尔之时,三乘人及五道众生,闻佛说三乘法门,是如此微妙,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适得其所,正合他们的心意。佛说这权巧方便的三乘法门,以度五道众生。最後佛才说这唯一佛乘。所以在法华经中所说的是实智妙法,而无权巧法,故智者大师说法华经是纯圆独妙。

    你们讲经说法者,应尊敬前辈祖师,不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法华经简介 >法华经目录 > 卷二 譬喻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