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
    卷第四百二十六虎一

    白虎汉景帝种僮封邵亭长严猛袁双吴道宗牧牛儿师道宣谢允郑袭刘广雅易拔萧泰黄乾酋耳兽虎塔傅黄中郴州佐史巴人峡口道士

    白虎

    秦昭襄(“襄”原作“秦”,据明抄本、陈校本改。)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如之。于是夷朐肕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如高楼上射白虎,中头三矢。白虎常从群虎,瞋恚,尽搏杀群虎,大吼而死。昭王嘉之曰:“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一朝患除,功莫大焉。”欲如约,且嫌其夷人,乃刻石为盟约。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井;(《华阳国志》“井”作“算”。)伤人不论;杀人不死;秦犯夷,输黄金一两。夷犯秦。输清酒一壶。夷人安之。(出《华阳洞志》)

    秦昭襄王的时候,有一只白虎成为公害。秦、蜀、巴、汉各地都怕它。昭襄王就重赏招募国中有本事杀虎的人。凡能杀死这只白虎的,食邑万户,金帛要多少有多少。于是夷人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就用白竹子做了弓弩,爬到高楼上射那白虎。白虎头上中了三箭。白虎平常跟随着一群虎,现在它极其愤怒,把一群虎都搏杀了,自己也大叫着死去。昭襄王赞赏地说:“这只虎经历四个郡,害了一千二百人,今天一下子除掉这个大患,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功劳了。”他想要按约行事,又嫌这几个人是夷人,就刻石订立盟约:夷人种田不满一顷的不用交租;妻小不足十人的不算做一井(纳租时);伤了人的不处分;杀了人的不犯死罪;秦人冒犯了夷人,赔黄金一两;夷人冒犯秦人,赔清酒一壶。于是夷人就安定了。

    汉景帝

    汉景帝好游猎。见虎不能得之,乃为珍馔,祭所见之虎。帝乃梦虎曰:“汝祭我,欲得我牙皮耶?我自杀,从汝取之。”明日,帝入山,果见此虎死在祭所。乃命剥取皮牙,余肉复为虎。(出《独异志》)

    汉景帝喜欢打猎。他发现一只虎却不能猎得,就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祭祀那只虎。汉景帝就做了一个梦,梦见那只虎对他说:“你祭我,目的就是想要得到我的牙和皮。我自杀,从你所愿,你来取吧。”第二天,汉景帝进山,果然在祭虎那个地方有那只虎。于是他就让人剥了虎皮,拔了虎牙。剩下的虎肉又变成一只虎。

    种僮

    种僮为畿令。常有虎害人。僮令设槛,得二虎。僮曰:“害人者低头。”一虎低头,僮取一虎放之。自是猛兽皆出境,吏目之为神君。(出《独异志》)

    种僮在京郊做县令。附近虎害人。种僮让人做了一个捉野兽的笼子,捉到了两只虎。种僮对两只虎说:“害人的把头低下!”其中一只虎低下头去。种僮就把另一只虎放了。从此,本地的猛兽都转移到外地去了。在吏属的心目中,种僮简直是神仙。

    封邵

    汉中有虎生角。道家云,虎千岁则牙蜕而角生。汉宣城郡守封邵,一日忽化为虎,食郡民。民呼曰“封使君”。因去不复来,故时人语曰:“无作封使君,生(“生”字原缺。据明抄本、陈校本补。)不治民死食民。”(出《述异记》)

    汉中有一只老虎长了角。道家说,老虎活到一千岁就掉牙而长角。汉宣城的郡守封邵,有一天忽然变化一只猛虎,吃郡里的百姓。百姓叫他“封使君”。于是他一去不再回来。所以当时的人说:“不要作封使君,活着的时候不治理百姓,死了的时候吃百姓。”

    亭长

    长沙有民曾作槛捕虎。忽见一亭长,赤帻大冠,在槛中。因问其故,亭长怒曰:“昨被县召,误入此中耳。”于是出之。乃化为虎而去。(出《搜神记》)

    长沙的一个百姓曾经做了一个捉野兽的笼子捉虎。有一天他去一看,笼子里有一位亭长,红头巾大高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目录 > 卷第四百二十六 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