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
叮咬,又有如此之多,这事可真够奇的。

    河伯下材

    中宿县山下有神宇,溱水至此,沸腾鼓怒。槎木泛至此沦没,竟无出者,世人以为河伯下材。(出《酉阳杂俎》)

    中宿县山下有供奉神像的房屋,溱水流到这里,波浪翻滚如怒。木筏泛到这里就沉没,再也不能露出水面,世人认为这是河神截下来的木材。

    斗蛟船木

    樟木,江东人多取为船。船有与蛟龙斗者。(出《酉阳杂俎》)

    樟木,江东人大多用它做船。这种船有和蛟龙争斗的。

    交让木

    武陵郡记,白雉山有木,名交让。众木敷荣后,方萌芽;亦更岁迭荣也。(出《酉阳杂俎》)

    据武陵郡记载,白雉山上有一种树,名叫“交让”,各种树木普遍茂盛之后,它才萌芽;并且每隔一年才繁荣一次呢。

    千岁松

    《玉策记》称,千岁松树,四边披越,上杪不长。望而视之,有如偃盖。其中有物,如青犬,或如人。皆寿万岁。(出《抱朴子》)

    《玉策记》说,千岁之松,树皮破裂,凹凸不平,树梢长年不长,远远望去,树冠如偃仰的车盖,那里面有东西,像青色的狗,有的像人,凡是这样的,都有一万年的寿命了。

    汗杖

    东方朔西那汗国回。得声木十枚。帝以赐大臣。人有疾则杖汗,将死则折。里语:“生年未半杖不汗。”(出《酉阳杂俎》)

    东方朔从西那汗国回来,带回来十根声木。皇上把这些声木赐给大臣。人有病,木杖就出汗;人将死,木杖就折断。俚俗有这样的谚语:“生年未半杖不汗。”

    化蝶树

    长安城禁苑内一大树,冬月雪中,忽花叶茂盛。及凋落结实,其子光明璨烂,如火之明焉。数日,皆化为红蛱蝶飞去。至明年,唐高祖自唐国入长安。此必前兆也。(出《潇湘录》)

    长安城禁苑中有一棵大树,在冬天的风雪里,忽然间它就长出茂盛的花叶来。等到花落结果,那些果都光灿灿的,像火一样光明。几天之后,这些果子都变成蝴蝶飞去。到了第二年,唐高祖从唐国进入长安。这一定是前兆。

    涪水材

    梓童郪县,唐大历七年,夏六月甲子,涪水泛溢,流木数千条。梁栋欀桷具备。补内城屋,悉此木。乔林为之记。(出《洽闻记》)

    梓童郪县,唐大历七年夏天六月甲子日,涪水暴涨,冲下来几千根木头,大大小小做梁做柁的都有。补修城内的房屋,全都用这些木材。乔林把这事记了下来。

    端正树

    长安西端正树,去马嵬一舍之程,乃唐德宗皇帝幸奉天,睹其蔽芾,锡以美名。后有文士经过,题诗逆旅,不显姓名。诗曰:“昔日偏沾雨露荣,德皇西幸赐嘉名。马嵬此去无多地,合向杨妃冢上生。”风雅有如此焉。(出《抒情诗》)

    长安之西的端正树,离马嵬坡三十里路程,是唐德宗皇帝驾临奉天,看到它葱茏茂盛才赐给它美名的。后来有一个文士从这里经过,在客栈里题了诗,没有署名。诗说:“昔日偏沾雨露荣,德皇西幸赐嘉名。马嵬此去无多地,合向杨妃冢上生。”竟是如此风雅!

    崇贤里槐

    唐陈朴者,元和中,崇贤里此街大门外,有槐树,尝黄昏徙倚窥外。见若妇人及老狐异鸟之类,进入树中。遂伐视之。树凡三槎,并空中,一槎中有独头栗一百二十一枚,中襁一死儿,长尺余。(出《酉阳杂俎》)

    唐元和年间,一个叫陈朴的人,从崇贤里北街大门外自己的家里,依着门往外看。这正是黄昏时候,他看见一些好像妇人及老狐异鸟之类的东西,飞入一棵大槐树里。于是他就把大槐树砍倒,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大槐树一共三个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目录 > 卷第四百七 草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