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第二百八 书三
世前,对太子李治说:“我想向你要一件东西,你诚心尽孝怎么能违背我的心愿呢,你的意思怎么样?”太子李治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俯身伸耳听太宗皇帝的要求。太宗皇帝说:“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是《兰亭序》啊,你能让我将它带去吗!”太宗皇帝去世。太子李治继位为高宗,遵从太宗死前遗愿,将《兰亭序》真本随葬在太宗皇帝的墓中。到今天,赵模等人拓的《兰亭序》一本尚值钱数万啊!又

    一说:王羲之曾书过《兰亭会序》,隋末,广州一位好事的僧人得到了它。这个僧人有三样宝物,非常珍惜的收藏着。一是王羲之手书《兰亭会序》,二是铜制神龟,三是铁制如意。唐太宗非常爱好书法,听到那有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就设法弄到手里。王羲之别的书法真迹,太宗皇帝都得到了。唯独这份《兰亭会序》,听说在广州这个好事僧人手中,而难以力取。于是,他派去一个人,用欺骗的手段,从这位僧人手里弄到了《兰亭会序》。僧人失去《兰亭会序》后说:“第一宝物没有了,其余的宝物还有什么会值得可爱收藏的呢?”于是用如意击石,打断了扔了;又将铜龟的一只脚摔坏了,从此不能行走。

    汉王元昌

    唐汉王元昌,神尧之子,善行书。诸王仲季并有能名,韩王、曹王,亦其亚也。曹则妙于飞白,韩则工于草行。魏王、鲁王,亦韩王之伦也。(出《书断》)

    唐汉王元昌,神尧的儿子,擅长书写行书。诸位王中的二、三王并列都有能书法的名声。韩王、曹王都次于他。曹王能书飞白,韩王工书草书、行书。魏王、鲁王也就韩王之流啊。

    欧阳询

    唐欧阳询字信本,博览今古,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率更令。书则八体尽能,笔力劲险。高丽爱其书,遣使请焉。神尧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真观十五年卒,年八十五。询飞白、隶、行、草入妙,大篆、章草入能。(出《书断》)又

    率更尝出行,见古碑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步,复下马伫立。疲则布毯坐观,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今开通元宝钱,武德四年铸,其文乃欧阳率更书也。(出《国史异纂》)

    唐欧阳询,字信本,博览古今群书,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率更令。对于书法,他能书八体,笔力遒劲奇险。高句丽国特别喜爱他的书法,派使臣请他去。神尧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书法名声远传夷狄等少数民族。”欧阳询死于贞观十五年,享年八十五岁。欧阳询的书法,飞白、隶书、行书、草书达到绝妙的境界,大篆、章草入能。又

    欧阳询一次外出,看到一座古碑,碑文是前朝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停下马观看欣赏好长时间才离去。行了几步,又下马立在碑前观赏。疲劳了将毯子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观赏把玩。到晚上就睡在古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去。现今通用的开元通宝铜钱,是高祖武德四年铸造的,“开元通宝”这四个字就是欧阳询书写的啊。

    欧阳通

    唐欧阳通,询子。善书,瘦怯(明抄本瘦怯作取法)于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松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须坚薄白滑者乃书之,盖自重其书。薛纯陀亦效欧草,伤于肥钝,亦通之亚也。(出《朝野佥载》)

    唐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擅长书法。他的字体比他父亲清瘦,他常常自我夸耀自己能书。欧阳通书写用的笔,一定是用象牙、犀角做笔管,狸子毛做笔芯,外面覆围上秋兔毫。他用的墨是用松烟为主料,掺入麝香沫。他用的纸必须是坚薄白滑的,否则不书。以示他对自己书法的重视。薛纯陀也仿效欧草,却失之于肥钝,只是位居欧阳通的第二位。

    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会稽人也,仕隋为秘书郎。炀帝知其才,嫉其鲠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目录 > 卷第二百八 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