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第二百四 乐二
举羽,而独扣金有宫声。且羽为水,宫为土,水土相克,得无忧乎?”于时筵散,朝客西归。范公引宾客,绁鹰火,猎于王婆店北。为奔马所坠,不救于荒陂。自辰巳至午后,绝而复苏。乐音先知,良可至矣。(出《玉堂闲话》)

    后唐清泰初年,王仁裕在梁苑任从事。当时是范延光镇守在此。这年春正月,郊野还很寒冷。范延光率领诸位幕僚在郊外折柳亭为朝廷派来的使臣饯行,席间奏乐为乐。乐曲用的是羽调,而铙钹单独击出宫声,自相干扰,竟不谐和。王仁裕独自惊讶,暗下跟戎判大夫李式、管记员外唐献说:“今天一定要有差错的事情出现的,是乐音不和‘兆示’出来的。刚才奏乐时诸音奏的是羽调,而唯独铙钹扣的是宫声。羽为水,宫为土。水、土相克,能没有忧患吗?”待到席散,朝庭使臣西归,范延光带领诸位宾客,驾鹰牵狗去王婆店北狩猎,从奔跑的马上摔下来昏死过去。从辰巳到午后才从昏死中醒过来。王仁裕能够从乐音中预先得到征兆,其准确程度可算到了家啊!

    歌

    秦青韩娥

    薛谈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去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谈谢求返,终身不敢言知。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涕泣相对,三日不食。遽追而谢之,娥复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欢拤舞,弗能自禁。乃厚赂而遣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善哭,効娥之遗声也。”(出《博物志》)

    薛谈跟秦青学唱歌,没有完全学到秦青的唱歌的技艺,就自己以为全都学到手了,于是辞别秦青而归。秦青并没有阻止她离去。在郊外大道旁边的长亭为薛谈置酒辞行时,不由得一边拍着桌案一边引吭悲歌。歌声振动林木,响遏行云。薛谈听后立即表示谢意,请求继续留下来跟秦青学唱歌,此后终生再不敢说可以出师了。秦青对朋友说:“从前韩娥东行齐国去,途中没钱吃饭,过雍门卖唱乞食。她离去后留下的歌声绕梁回响,历时三日不消失,周围的人还以为她没有离开这里呢。韩娥在客栈住宿时,旅人侮辱她。韩娥长声哀哭。整个乡里的老老少少被她的歌声感动得相对哭泣,涕泪沾湿了衣裳。韩娥又拉长声唱歌,整个乡里人又都欢喜得手舞足蹈又跳又唱,不能自禁。于是送给韩娥充足的食物、礼品,热情地送她上路。由于这个缘故,雍门人至今还依然能歌善哭,这是效仿韩娥的遗风啊!

    戚夫人

    汉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人皆为之,后宫齐唱,常入云霄。(出《西京杂记》)

    汉朝时的戚夫人,善于跳翘袖折腰式样的舞蹈,能歌《出塞》、《入塞》等描摹出征将士盼望归乡的歌曲。她手下有侍候她的宫娥几百人,都跟她学得能唱一口好歌、跳一身好舞。常常是她跟她的侍女们在后宫一齐放声高唱,歌声响入云霄。

    李龟年

    唐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皆有才学盛名。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尤妙制《渭川》。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僭侈之制,逾于公侯。宅在东都通远里,中堂制度,甲于都下。(今裴晋公移于定鼎门南别墅,号绿野堂)其后龟年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赏,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则杜甫尝赠诗,所谓“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崔九堂殿中监崔涤、中书令湜之弟也。(出《明皇杂录》)又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目录 > 卷第二百四 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