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
后,凡有记载他的书文,都用华阳居士这个称谓。陶弘景隐居茅山,就象士大夫以能参加古代圣贤的礼教玄晏为荣、葛洪怀抱木皮守持本真一样。陶弘景不但有林乐之好,而且尤为喜爱著书立说。晋绅庶士中仰敬他的人很多,有的不远千里来拜谒他求道。陶先生曾说:“我读修炼以外的杂书不到万卷,同时也读有关修仙成道的书,权当小小的研究吧。”齐高祖问询陶弘景:“卿归隐泉林,山中有什么东西那么吸引着你啊?”陶弘景赋诗作答。诗中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齐高祖读诗后,非常赞赏陶弘景。田游岩

    唐田游岩初以儒学累徵不起,侍其母隐嵩山。甘露中,中宗幸中狱,因访其居,游岩出拜。诏命中书侍郎薛元超入问其母,御题其门曰,“隐士田游岩宅”,徵拜弘文学士。(出《翰林盛事》)

    唐朝人田游岩,起初想以儒学做为进身为官的道路,屡次参加科考都不得中。之后,隐居嵩山侍奉母亲。甘露年间,中宗皇帝游五岳居中的嵩山,访问田游岩居所,田游岩出迎参拜。中宗皇帝命令中书侍郎薛元超进内室问候田游岩的老母,亲自为田家居室门上题“隐士田游岩宅”六个大字,并且赐拜田游岩为弘文学士。

    朱桃椎

    朱桃椎,蜀人也。淡泊无为,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沈浮人间。窦轨为益州,闻而召之。遗以衣服,逼为乡正。桃椎不言而退,逃入山中。夏则裸形,冬则以树皮自覆。凡所赠遗,一无所受。织芒履,置之于路上。见者皆曰,“朱居士之履也。”为鬻取米,置之本处。桃椎至夕取之,终不见人。高士廉下车,深加礼敬。召至,降阶与语。桃椎一答,既而便去。士廉每加褒异,蜀人以为美谈。(出《大唐新语》)

    朱桃椎,巴蜀人士。生性淡泊不求有所做为,始终隐居不出来作官,身披兽皮用藤索缠缚,浪迹在民间。窦轨为益州长官时,听说这件事后让人将朱桃椎唤来询问他的生活状况,并送给他衣服让他穿上,同时强行让他做乡里的里正。朱桃椎一句话不说,转身逃往深山中。朱桃椎隐居深山里,夏天赤身裸体,冬天冷了就用树皮盖在身上取暖。凡是别人赠送给他的一切物件,一律不接受。他将织好的芒鞋放在行人经过的道上,路人看见了,都说:“这是朱桃椎编织的芒鞋啊!”朱桃椎买米将对换的东西放在你家近前,你收取东西后也要将米放在原处。他都是到了夜晚悄悄从山林里出来取米,始终没有人遇见过他。高士廉途经此地,听说这件事后,对朱桃椎非常敬重。他特意派人将朱桃椎请来,放下架子跟朱桃椎谈话。朱桃椎答说完了转身离去。高士廉每每谈到此事,对朱桃椎都大加赞扬,称他为奇世异人。蜀人都以出了个朱桃椎这样的人而感到荣幸。

    卢鸿

    玄宗徵嵩山隐士卢鸿,三诏乃至。及谒见,不拜,但磬折而已。问其故,鸿对曰:“臣闻老子云,礼者忠信之薄,不足可依。山臣鸿,敢以忠信奉上。”玄宗异之,召入赐宴,拜谏议大夫,赐章服,并辞不受。给米百石,绢百疋,送还隐居之处。(出《大唐新语》)

    唐玄宗徵召嵩山隐士卢鸿,下三次诏书卢鸿才应召入朝。到拜见玄宗时,卢鸿不跪拜,只行鞠躬礼。玄宗问:“卿见了我为什么不依礼跪拜?”卢鸿回答说:“臣听说老子聃曾经讲过:礼,不讲忠信,不可用它来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野之臣卢鸿,保证用忠信侍奉皇上。”唐玄宗既惊异又高兴,赏赐卢鸿御宴,并下诏拜卢鸿为谏议大夫,赐给他官印、朝服。卢鸿一一辞谢不受。玄宗得知后越发感到他是奇人,另赐给他米一百石,绢一百疋,命人将卢鸿送回嵩山他隐居的地方。

    元结

    天宝之乱,元结自汝濆,大率邻里南投襄汉,保全者千余家。乃举义师宛叶之间,有婴城捍寇之力。结天宝中师中行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目录 > 卷第二百二 儒行(怜才 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