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八 贡举一
吏来请名纸。生徒随座主至中书,宰相横行,都堂门里叙立。堂吏通云:礼部某姓侍郎领新及第进士见相公。俄而有一吏,抗声屈主司。及登阶,长揖而退。立于门侧,东向。然后状元以下叙立阶上。状元出行行,致词云:今月某日,礼部放榜,某等幸忝成名,皆在相公陶镕之下,不任感惧。(状元在左右,即云梦瞿。唐《摭言》梦“三瞿”作“庆惧”。)言揖退位。乃自状元已下,一一自称姓名讫。堂吏云:典(明抄本“典”作“与”,唐《摭言》三“典”作“无”。)客。主司复长揖,领生徒退。诣舍人院,主司栏入。舍人公服靸鞋,延接主司。然舍人礼貌谨敬有加。随事叙杯酒。然于阶前铺席褥,舍人登席,诸生皆拜,(“拜”字原缺,据明抄本补)舍人答拜。状元出行致词,答拜。又拜如初,便出。于廊下候主司出,一揖而已。当时诣宅谢恩,便致饮席。(出《摭言》)
皇帝的诏命下来,新考中的进士过堂。过堂的那天,先在光范门里东廊设置座位、准备酒席。一同考中的进士在这里等候宰相。宰相就座后,由礼部主官率领二三名属员在另外的地方研究每个参与过堂的人出多少钱。宰相坐好,堂吏拿着进士名单,进士们先在主持官的引导下到中书省,然后到这里来,站成横排,面对宰相。按着名次排列。由堂吏按名单唱名,报告礼部某侍郎(副长官)领新考中的进士拜见宰相。之后,又一吏员登上石阶,宣布任何人都要肃静,行礼、退至门侧东向而立。由状元开始,按名次登阶而立。状元出列,向宰相及考官们致射辞。大体上说,某月某日礼部放榜,我们这些人考中了,这都是在宰相的教导下所取得的成绩。既惧怕你的尊威,又感谢你的栽培。致辞完了,行过礼,退回原位。由榜眼、探花、进士们一一向前自报名次、姓名。之后,由堂吏宣布典客。主持官向宰相等人行礼后率领进士们退下石阶,到舍人院去。主持官先走,由舍人(官名)穿着官衣官靴,恭迎主持官和进士们。舍人迎接的仪式,必须严格按规矩办事。向主持官敬酒,石阶上铺席子、褥子垫,舍人和主持官就座。进士们向他们行礼。舍人也要还礼。在这里,状元还要致辞,舍人要表示谢意,再行互拜礼一次,行礼结束。进士们不能先走,要等主持官(一般由礼部侍郎充任)先走。主持官以一揖答谢。然后开宴。
题名
神龙已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已时他有将相,则朱书之。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故昔人有诗云: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出《摭言》)
唐中宗时代,进士们参加过杏园宴之后,都到慈恩塔那里去把名字逐一写在上面。公推一位字写得好的人来写。这些字写好,由工匠錾刻在上面。过后,其中如果有人做到将相的官,重新用朱笔描一遍,并在他的名字的前面加一前字,称前进士。不仅如此,即使他在及第前后在别地方题过的名字也都要加一前字,以示尊荣。所以,过去有人在诗中写道: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衣。意思说,在题名处加上前字的人,丢弃的衣服也很贵重。关试
吏部员外于南省试判两节,试后授春关,谓之关试。诸生谢恩,其日称门生,谓之一日门生。自此方属吏部矣。(原缺出处,今见唐《摭言》卷三)
及第的人们,由吏部员外(吏部主官的属官)先行问话,了解情况,然后由吏部授予证书,称为关试。参加的人们要向皇帝谢恩,并称门生,所谓天子门生或一日门生。此后,这些人们就由礼部交给吏部,等待任命。
宴集
曲江亭子,安史未乱前,诸司皆有,列于岸浒。幸蜀之后,皆烬于兵火矣。唯尚书省亭子存焉。进士开宴,常寄其间。既撤馔,则移乐泛舟,都为恒列。宴前数日,行市骈阗于江头。(“头”原作“颜”,据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