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
也。(出《谭宾录》)

    唐朝贞观十九年,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主持考核推荐举子,考核完张昌龄和王公瑾的政事、经义和文章以后,太宗皇帝感叹着说:“两个人的对答和文章都很有文采。”王师旦说:“体态性格轻浮浅薄,语言文章词藻华丽,必然不会成为优秀的人才。我不向上推荐,恐会改变皇帝文章教化的风气。”皇帝认为他说得正确,后来的情况果然和王师旦所说的一样。

    杨素

    封德彝之少也,仆射杨素见而奇之,遂妻以侄女。常抚座曰:“封郎必居此坐。”后讨辽东,封公船没,众皆谓死。杨素曰:“封郎当得仆射,此必未死。”使人求之。公抱得一板,没于大海中,力尽欲放之,忽忆杨公之言,复勉力持之,胸前为板所摩击,肉破至骨。众接救得之。后果官至仆射。(出《定命录》)

    封德彝少年的时候,仆射杨素见了非常惊奇,于是将侄女嫁给他。杨素经常拍着自己的座椅说:“封德彝将来必然坐上这个座位。”后来征讨辽东,封德彝所乘坐的船沉没了,众人都认为他已经死了。杨素说:“封德彝将来要当仆射,这次一定没死。”派人去寻找。封德彝抱着一块木板,落在大海中,力气用尽了想要放弃木板,忽然想起了杨素说过的话,于是又用力勉强坚持着。胸前被木板撞击摩擦得皮肉破烂,已经见到了骨头,众人去接应将他救了上来,后来果然当上了仆射。

    王义方

    员半千本名余庆,师事王义方。义方重之。尝谓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出《谭宾录》)

    员半千原名叫员余庆,在王义方手下做事,王义方很器重他,曾经说过:“五百年出一名德才兼备的贤士,你当之无愧。”于是改名为半千。

    选将

    李绩每临阵选将,必相有福禄者而后遣之。人问其故。对曰:“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君子以为知言。(出《谭宾录》)

    李绩每当临打仗之前选择上阵或出征的将官,必然挑选面相有福的人然后再派遣出去。人们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命薄的人不会有成功的希望和声名。”有学识的人认为这是一句有见识的话。

    英公

    高宗时,蛮群聚为寇。讨之辄不利,乃以徐敬业为刺史。彼州发卒郊迎,敬业尽放令还,单骑至府。贼闻新刺史至。皆缮理以待,敬业一无所问。处分他事毕,方曰:“贼皆安在?”曰:“在南岸。”乃从一二佐吏而往。观者莫不骇愕。贼初持兵觇望,及见舡中无所有,乃更闭营藏隐,敬业直入其营内,告云:“国家知汝等为贪吏所苦,非有他恶,可悉归田,后去者为贼。”唯召其魁首,责以不早降,各杖数十而遣之。境内肃然。其祖英公闻之,壮其胆略。曰:“吾不办此。然破家者,必此儿也。”(出《国史异纂》)

    唐高宗的时候,南方的少数民族聚众为寇,多次派兵讨伐不能成功,于是朝廷派徐敬业去做刺史,并叫州府来兵马到城外接应。徐敬业传去命令叫士兵们回去,自己单人匹马来到州府。贼兵听说新刺史到了,全都严阵以待。徐敬业一句也不问敌兵的情况,处理完其他事情以后才说:“贼兵在什么地方?”回答说在南岸。徐敬业便叫一两名参谋人员陪同前往,观看的人没有不惊奇害怕的。贼兵一开始准备队伍观望等待,等待看清徐敬业的船上没有兵马时,便关上营门隐藏起来。徐敬业直接闯入敌人营内,告诉贼兵说:“国家知道你们是被贪官污史所逼迫的,没有其它的罪恶。全都可以回去种田,不回去的按做贼人来处理。”然后又把敌兵的首领找来,责备他们为什么不早早投降,打了每人几十军棍,又放了回去。营寨内一片肃静,敌人都被他的威风和胆量震慑住了。徐敬业的爷爷英公知道了,称赞他的胆略说:“我也办不了这件事,然而破坏损伤家族声誉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太平广记简介 >太平广记目录 > 卷第一百六十九 知人一